明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明光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9-06 09:27
    【字体: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办科〔20212号)要求,积极推进我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将明光市嘉山县党校旧址等11处建筑列为我市第二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现予以公布。

    历史建筑所在地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职尽责,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对公布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管理,切实做到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保护措施,认真做好挂牌、测绘和建档工作。对历史建筑保护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住建部门要做好规划指导,协同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附件:明光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

     

    202197


    附件

    明光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乡镇

    建筑名称

    所在位置(村组或门牌号)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年代

    建筑结构

    历史建筑简介

    1

    明光街道

    嘉山县

    党校旧址

    中心路2

    500

    20世纪20年代

    砖木

    嘉山县党校旧址位于中心路2巷,与汪雨相故居为连片建筑群,房屋为砖木结构,灰砖青瓦,门向西,现存房屋四间,门楼为斜坡顶,房屋原为嘉山县严氏祠堂,屋后原为嘉山严氏私人花园,后被拆除,解放后被政府收回,1951年改建为嘉山县党校。

    2

    明光街道

    汪雨相

    故居

    中心路2号巷71-27

    180

    20世纪20年代

    砖木

    汪雨相故居,位于现明光市中心路2号巷71-27。汪雨相同志是我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家、教育家,是原中顾委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同志的父亲。1932年,汪雨相同志任嘉山县财务委员长至1937年,一直居住在此处。193311月底,汪道涵从事革命工作被国民党逮捕,汪雨相在此处联络革命人士,制定方案,于三个月后将汪道涵保释出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嘉山县沦陷,汪雨相同志率领28位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

    3

    明光街道

    东方红

    电影院

    旧址

    方家巷

    800

    1952

    砖石

    东方红电影院1952年由建筑公司用水泥、石灰建造。1953年正式使用,作为大礼堂供每年镇里公社、三级干部开会使用。1954年成立电影俱乐部,电影院内的舞台是用一棵白果树搭建的,曾经省文工团、话剧团在此演出《布谷鸟又叫了》。1963年改为东方红电影院,1976年重新用水泥加固。

    4

    明光街道

    国大代表李咸熙

    旧宅

    中心路

    5

    200

    20世纪30年代

    砖木    

    老嘉山县人习惯称李咸熙为李大新,原国大代表李咸熙旧宅为两进四合院,青砖灰瓦,房屋后有一口百年老井,至今水量充沛甘甜,院内有小型瞭望台,作为李咸熙家族警戒使用。李咸熙于解放战争后期随国民党逃往台湾,解放后此宅用作中国人民银行金库,在银行搬迁后被银行职工所有。

    序号

    乡镇

    建筑名称

    所在位置(村组或门牌号)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年代

    建筑结构

    历史建筑简介

    5

    明光街道

    李氏旧宅

    中心路188-2

    50

    20世纪20年代

    砖木    

    李氏旧宅为临淮李氏北李一支祖宅,始建于20年代民国时期,作为自家使用。临淮李氏,为嘉山县本地望族,祖上为烟草商人,世代经商,据李氏后人李品芳老人所述,此宅原为五进五出大宅院,地下有防空洞,房屋部分用于经营所用,其余供族人居住生活。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嘉山县沦陷,李氏全族逃离嘉山县,该宅被日军侵占,作为临时住所。日军为防游击队袭击,便把院墙推倒。抗战结束后,李氏一族回到老宅直至全国解放,在1959年被当时的房管会收储,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办公使用,后于80年代搬迁,房屋用作银行职工住宅,并被个人改建,时至今日只保留前后两进。

    6

    明光街道

    北李六角炮楼

    中心路188-26

    80

    20世纪30年代

    砖木

    始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青砖灰瓦,炮楼为少见的六角形炮楼,建筑风格融合中西方特色,炮楼墙体有镂空雕花,为原国大代表李咸熙长兄李祝熙所建,在军阀混战和抗战时期用于自家护院使用,抗战全面爆发后,嘉山县沦陷,该炮楼因功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被日军占领,作为指挥部警戒所用,直至解放后,收归国有。

    7

    明光街道

    嘉山县法院旧址

    中心路188-25

    70

    20世纪30年代

    砖木

    嘉山县法院旧址原为国大代表李咸熙长兄李祝熙家老宅,房屋为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大门为椭圆形拱门,走廊下有六根西式廊柱,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侵占,作为临时指挥部,解放后被政府收储,用作嘉山县人民法院办公使用,后于80年代老法院搬迁,房屋空置至今。

    8

    明光街道

    立本学校旧址

    汇源巷

    300

    20世纪40年代

    砖石

    立本学校由临淮李氏宗族北李一支李咸熙等人捐资于1947年创办。先后校名为立本小学、建设小学,1968年,该校交由明光镇管理,更名为“明光镇小学”。次年,为落实“五七指示”,学校更名为“五七小学”,第一任校长是李家和。校名由“五七小学”更名为“五七学校”。该校的校办工厂--五七砂纸厂(1965年开始创办)和电线厂办得早,效益好,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自筹资金建教学楼一座(至今尚存),是当时明光各小学唯一的一座教学楼。1981年,五七学校初中部停止招生,1983年送走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后,校名恢复“五七小学”。19958月,五七小学整体并入育红小学。现该处已改为红色驿站、党史教育馆使用。

    序号

    乡镇

    建筑名称

    所在位置(村组或门牌号)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年代

    建筑结构

    历史建筑简介

    9

    张八岭镇

    张八岭火车站站房旧址

    张八岭镇车站北路9

    125

    1909

    砖墙、木板铁皮顶

    该建筑位于张八岭镇车站北路9号,由英国人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建筑完好,原主要用于津浦铁路信号调度室、售票口、候车室。

    10

    张八岭镇

    尹集仿窑洞建筑群

    张八岭镇尹集村尹北组

    950

    1975

    砖石

    包括两栋窑洞及一处知青活动场所,尹集村窑洞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皖东地区乃至全省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窑洞式建筑群,当年共建了120余栋,目前还保存27间。上世纪六十年代张八岭公社尹集大队因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到处是荒山野岭,社员吃不饱饭穿不暖。为摆脱这一局面,在尹集大队书记高春枝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响应党中央“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队办企业,大家修桥补路,栽树,种植茶叶,打水库,修渠道沟,改良土壤,尹集大队很快成为了滁县地区远近闻名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为了更好地学习“大寨经验”,1971年春天,高春枝书记带领部分社员亲自到山西棤阳县大寨公社参观学习,参观后大受鼓舞,高春枝书记立即带领社员建“窑洞”,办企业。社员们依靠肩挑背扛,转土烧瓦挖石头,利用六、七年时间,陆续建起来“窑洞”120余栋。这些窑洞,结构紧密,冬暖夏凉,用于办公及企业等用房。

    11

    明西街道

    黄家大炮楼

    梁山村曹庄组

    三层100

    1923

    砖瓦结构

    黄家大炮楼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地主黄木家当时土地约400亩,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为了保护自家财产安全而修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