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05 14:46
    【字体: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20171215日在明光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余成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改革创新,奋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崭新成就。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增长7%;财政收入16.4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亿元,增长11.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631元和11063元,分别增长9%9.2%。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327个,其中企业728家、个体工商户2599户。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激发新动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深水区激荡改革春潮。农村综合改革蹄疾步稳,明光街道严岗村、张八岭镇岭北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光街道映山村“三变”改革、涧溪镇蒲塘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等试点任务基本完成,我市被列入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市)。国有林场、国营苗圃改革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市城投公司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市场化运营机制。深化医改全面推开,实行“三医”联动、归口管理,建立并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考核评价体系,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推进公立医院人事招聘自主化,17家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交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管理,新建县域医共体2个、医联体10个、专科联盟3个。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成机构职能调整,新机制正式运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荣获滁州市考核二等奖。

    ——多层次焕发创新生机。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新增滁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滁州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飞洲新材料等4家企业引进10名博士来明创新创业。明光众创空间暨产业互联网园开园运营,入驻企业近百家,成为滁州市级众创空间。留香泵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瑞尔非金属徐瑞图、艾珂尔药业王殿阔2人被评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全市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共147件。前三季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速9.1%

    ——大招商迎来全面开花。8个县干招商组、27个招商分局、73个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全面出击,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开展全员招商、专职招商、以商招商。全市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3个、22个、5个,新到位资金74.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棵树涂料、华远高科、中科大量子、誉亿智能、中交遥感等一批投资大、科技新的项目落户明光,部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全方位激活要素保障。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8426亩;征收土地203065亩,出让土地 601988亩;2个批次11个地块15.8万平方米房屋征收接近尾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受到国务院表彰,获得用地计划指标奖励1000亩。全市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净增31.7亿元、22.1亿元,分别增长15.8%17.8%,为企业办理“政银担”1955.7亿元、“过桥贷”1106.4亿元、“税融通”281亿元。谋划启动PPP项目6个,正在深入对接。全市用电量增长9.4%,其中工业用电增长6.4%

    (二)精心培育新优势,产业质效稳步提升

    ——农业加快转型。粮食、水产、肉类、禽蛋等农产品总产量保持稳定。新晋级张八岭、明西2个滁州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农大皖东综合试验站基本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2.1亿元,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个。新发展家庭农场1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新增流转土地5.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3.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6%,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6.5万亩,新建成国有粮食烘干设施6处,日烘干能力1500吨。国家、省、滁州市等15个农业现场会在明光召开,荣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市)”“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市)”。

    ——工业稳中有进。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7.3亿元,安丰五金、明睿合成材料等1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明泰五金、升力机械等34个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8亿元,增长19.5%。成功申报安徽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4个、“守合同重信用企业”4家,浩淼安防举高喷射消防车获安徽工业精品称号,龙利得包装、浩淼安防“创业板”上市报会待审,艾珂尔制药“新三板”挂牌签约,进锋米业等3家企业分别在“农业板”“科技板”挂牌。此外,徽明建设晋升一级资质企业,金鑫建安晋升二级资质企业,新增宏远建设管理、众建市政工程2家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

    ——服务业集聚发展。1-11月,新增限上商贸单位8家,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2.7亿元、增长12.1%;完成外贸进出口8251万美元、增长72.4%,外商直接投资7936万美元;电商交易额达到11.8亿元。各大专业市场综合入驻率达85%以上。明光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市供销社荣获全省电子商务示范社,明光市供销通电子商务公司荣获安徽电商50强企业、滁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昔谷、景泰阳等8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组织开展旅游节会8场,累计接待游客117.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6.58亿元,荣获“2017最美中国大众休闲、健康养生旅游城市”称号,黄寨牧场获评“全省最佳风光牧场”。

    (三)持续扮靓新家园,城乡魅力更加突显

    ——承载功能与服务配套共进。续建、新建城区道路项目34个、商住类地产项目33个、公园游园8个,老城区改造有序推进,东城区基本布满,北城区框架逐步拉开,滨河风光带形象初显,池河大道告别拥堵杂乱,面貌一新、通畅开阔,创成安徽省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当年总投入达3.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20个,女山湖镇、古沛镇和涧溪镇白沙王村等“71村”通过省级验收,自来桥镇尖山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明南街道、柳巷镇、泊岗乡和明西街道马岗村、潘村镇紫阳村等“88村”建设进度达85%以上,10个村提前启动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村庄面貌显著改观。

    ——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并举。城区和17个乡镇街道生活垃圾治理全部市场化运作,139个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新建的桥头等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工作,实施池河、南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市农委、三界镇、管店镇、明东街道等单位强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整治,完成禁养区239个养殖场(户)关闭或搬迁;强制关闭10家污染企业;完成32家企业燃煤锅炉整治。建设绿化项目44个,新增绿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1.5万亩,创成安徽省森林城市,自来桥镇、石坝镇创成省级生态乡镇,柴郢等8个村创成省级生态村。

    ——文明创建与城市管理齐抓。持续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和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创成省级文明市,龙山社区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实现环境美化、精神文明双丰收。覆盖城区20平方公里的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通过教育疏导、全民共建、联合执法等方式,强力开展“三大车”综合整治,长效治理城市主次干道乱停车、出店经营、流动摊点等现象,规范城镇和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严打违建行为,提升了整洁、有序、靓新的城市形象。

    (四)强力构筑新支撑,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一揽子投资计划相继完成。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8个,已完工134个,完成投资122.1亿元。改造国省县乡道路17条(段)210公里,239省道涧溪至韩郢段、太平集至林业队旅游路一期、337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相继竣工,104国道绕城线、女山湖特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快速推进,共完成投资8.2亿元。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池河防洪综合治理、林东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23个,完成小型水利工程4292处,完成投资3.8亿元。定明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贺庄220千伏、柳巷35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3个批次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提前完成。

    ——一大批建设项目获得支持。通过全市上下分线对接、通力协作,共争取中央、省建设类投资项目127项,获得无偿资金8.7亿元,包括交通水利、产业发展、农田整治、农机装备、粮食产后服务、教育卫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垃圾收运体系等诸多领域;积极争取省级预留建设用地指标,获批项目个数占滁州市一半,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合青高铁明光西站、明巢高速、泊岗淮河公路大桥、明光通用机场等项目纳入上级区域性、专项性规划,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一系列园区平台更加优越。明光经开区获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老园区10多个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完成改造提升;产城新区污水主管网基本建成,嘉山大道东延等6条道路正在施工,27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双创产业园二期、三期21栋标准化厂房竣工交付使用。化工集中区“一纵两横”道路竣工通车,完成场地平整,城东污水处理厂即将试运营。凹土产业园完成总规和详规编制,与中国矿大等高校开展检验检测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合作。乡镇创业园呈现竞相发展之势,张八岭、苏巷、石坝、潘村、桥头、管店等创业园新入驻企业 22家。

    (五)积极回应新期待,民生民利全面增进

    严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预脱贫2812人、预出列4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管店镇新管村、涧溪镇涧溪村、张八岭镇柴郢村被评为滁州市资产收益扶贫示范村。“33项民生工程”已投入资金18.3亿元,工程类、培训类项目综合完工率近100%,资金未及时发放。城镇新增就业71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新建安置房624套,货币化安置627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95户。新建农村供水管网238.5公里,解决了2.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义教均衡”高分通过国检,全面改薄和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明光中学新校区、滨河实验学校等投入使用;全市高考达本数2378人、达本率60.5%,分别比上年净增262人、10个百分点,双创历史新高。实施市中医院二期新建和张八岭卫生院扩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6.8万人,“互联网+智慧医疗”项目启动建设。计划生育指标平稳,人口发展保持均衡。文化体育活动异彩纷呈,成功举办市第五届运动会,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华诗词之乡”“安徽散文之乡”等称号。多部门联合科普成效显著,经验在全省推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新农合、城镇医保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7.4人,发放低保、五保等各类救济救助资金1.3亿元、惠及57.8万人次。“十件实事”基本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总体信用排名全省县级市第一。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稳定向好,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巩固,荣获全省平安县(市)。

    同时,我市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外事侨务工作卓有成效,与加拿大圣·阿黛尔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实现互访,黄郢社区被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市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防震减灾工作获得2项国家级荣誉;气象、通信、海事等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兵役、人防、双拥、编制、统计、物价、档案、民族宗教、保密、应急、老龄、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协同落实新举措,政务服务赢得好评

    严格执行市政府议事规则和常务会、办公会、专题会及周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法治政府建设走在滁州前列。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145件,办复率和综合满意率均为100%。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加快“放管服”步伐,公布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对应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2项,减少涉企收费16项,完成“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换发,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186项。实施公共资源交易1190项,节约资金5.87亿元,资产增值11.95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成“省级服务标准化单位”。完成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项目97个、24个、22个,有效落实问题整改,节约财政资金1.2亿元。大力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帮助企业解决环境、土地、融资、招工、科技等方面困难495个。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四风”整治,纵深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政风行风进一步优化。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明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传统产业转型较慢,新兴产业支撑不强,工业短板仍然明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偏小,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需求矛盾突出;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后劲还需加强;城乡环境离群众期望还有差距,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系统少数工作人民群众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自觉担当不够,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推进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的决策部署,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奋进、好中加快、能快则快,努力在美好新明光建设的新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取得更加优异成绩。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围绕“加快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三个方面,大力实施“十大工程”。

    (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强化精准度,提高转化率。健全机制“强内功”,完善招商项目线索收集、跟踪洽谈、前期评估、落实推进、落户服务、考核奖惩“六大机制”,继续实行招商工作月调度、月通报、月考评制度,强化招商考核结果运用,落实招商贡献奖励政策,兑现招商项目投资支持,全面增强招商引资内生动力。瞄准方向“攻重点”,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的重中之重,突出层次高、规模大、链条长、带动强的重大项目,精准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引进、链条式承接多管齐下“抓转化”,继续实行“全员招商、专职招商、以商招商”齐头并进,采取引人才与引项目并举,围绕审批、要素、资源等各环节、各方面,千方百计突破瓶颈、化解制约,全力以赴加快项目转化、保障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项目40个以上、新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争取在引进10亿元乃至50亿元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活力工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对标“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工程、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工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深化“政产学研用”项目合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5家,总数达到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达12.5%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5%;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0件以上;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落实“院士助明”项目1个;每个亿元以上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至少有1家技术依托单位,有1个以上新技术或新产品研发创新团队;新增众创空间1个,新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2个以上。

    (三)大力实施集聚高地扩容工程

    聚焦产业主阵地、经济主战场,完善“一园多点”工业布局,加快平台扩容,推进实体集聚。经开区,扎实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多措并举推进老园区“僵尸企业”腾笼换鸟、二次创业,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效益;完成产城新区“四纵六横”13.2公里道路、双创产业园四期等工程,加快华远高科、誉亿智能、明鑫婴童用品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新投产企业30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8家以上。化工集中区,进一步完善道路管网配套,满足企业项目建设、生产条件,三棵树涂料、国桢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当年投产凹土产业园,继续完善相关规划,推进凹土矿权整合并实现有序开采,实施起步区征地拆迁,跟进完善水电路气信等要素配套,达到企业入驻条件,引导凹土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入驻企业10家以上。乡镇创业园,重点推进苏巷、石坝、潘村、张八岭等园区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华第房屋建造、恒德机电设备、熙诚环保科技等企业项目建设,确保乡镇创业园新投产企业总数不少于15家。

    (四)大力实施工业加速振兴工程

    立足“工业强市”,加大支持企业、服务企业、培育企业力度,分层推进优势企业做强、规上企业做大、小微企业做优。构筑主导产业“四梁八柱”。突出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等4个主导产业,支持浩淼安防、三友电子、瑞智电子、明光酒业、永言水产、飞洲新材料、华远高科、龙利得包装、榄菊日化和三棵树涂料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技术向高层次迈进、产品向中后端延伸、链条向上下游拓展,努力形成一批 “龙头企业”“十强企业”,努力打造10亿元企业。加固规上企业“板块支撑”。紧盯现有规上企业,落实“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重点帮助发展愿望强、市场前景好、产业层次高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解决难题、渡过难关、创新突破,在保持健康发展中扩张规模、提升质效。力争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 40家以上,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32家以上,省市级两化融合企业达18家以上。打造小微企业“成长梯队”。筛选一批优质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动态建库20家以上,作为培育升规的后备梯队,围绕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有效落实税收优惠等各项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发挥优势、提升层次。力争全市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

    (五)大力实施服务业提档升级工程

    同步推进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丰富新业态,着力放大服务业基础优势和后发优势,确保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以上。加快明城国际中心等商业地产项目建设,推进徽商大市场、中央广场等商业实体提升整体运营水平,争取已建成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经营入驻率达到95%以上。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全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1亿元以上,外贸进出口超过9000万美元。编制全域旅游战略规划,完善项目策划包装,加大旅游招商开发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景泰阳等14个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吸纳旅游消费,提升旅游品牌,争创国家3A级以上景区2,打造2条“明光两日游精品线路”,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8.5亿元以上。适应人口城镇化趋势和居民改善住房需求,有序推进房屋征收、商住房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城投公司等市属投融资企业运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项目融资,加强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积极拓展收入空间,保持良性发展,实现盈利增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全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争取浩淼安防、龙利得包装实现首发上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以上。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电商等产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协调升级。

    (六)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着力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要素市场合力。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新增耕地复垦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发挥安农大皖东综合试验站、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示范引领作用,壮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促进“农工联合、农旅融合、农商对接”。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兴办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支持专业大户、农业企业、新型职业农民等经营主体,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古沛、明南等6万亩2017年农田整治项目、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工柳巷、石坝等3.5万亩2018年农田整治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新晋级滁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以上,新增家庭农场120家、“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

    (七)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

    按照“14935”的发展布局、“532”的人口目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全域城镇化水平。老城区和东城区,以街区整治、片区改造、社区升级为重点,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明光中学老校区改造、赵府小区安置房、紫阳小区安置房、曹庄东区安置房、明光菜市场、城南菜市场、池河大道改造二期等工程,确保“管理更规范、市容更整洁、道路更通畅、生活更方便”。北城区,坚持“揽山引湖入城”、公建先行,以PPP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城北新区市政路网、嘉山大道高速上跨桥、莲园、梅园、池河湿地公园、东风湖湿地公园、抹山大道带状公园、酒文化公园、沙坝南公园、嘉山东路南公园等工程,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区。统筹卫星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已建成的“713村”品位档次和产业支撑;抓好“88村”工程扫尾和完善提升,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其余中心村立足基础、量力而行、适度推进,建设一批“基本版”,选取3个左右中心村打造省级“标准版”。

    (八)大力实施基础网络畅通工程

    多方汇集要素资源,落实项目投资计划,倾力扩大有效投入,重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坚实的发展支撑。交通方面,实现104国道绕城线、女山湖特大桥、太平集至林业队旅游路二期等工程主体完工,广大公路港建成运营,开工建设自来桥至三界战备公路二期、杨大路二期;继续推进合青高铁明光西站、明巢高速、明光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进泊岗淮河公路大桥、环女山湖道路、环跃龙湖道路、环老嘉山道路、104国道明光南北段一级公路改造、257省道、明光至定远高铁站一级公路等项目,争取早日开工。水利方面,完成南沙河二期治理、石坝河二期治理、池河防洪综合治理、林东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等工程;继续谋划实施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女山湖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能源方面,实现定明管道天然气对接贯通,完成12个乡镇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出让并开工建设;加快经开区、化工集中区供气、供热项目建设,促进环保节能;开工建设红星110千伏、管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抓好电网改造和电力设施维护,确保供电充裕安全。信息方面,继续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大数据、云业务、物联网建设,引入专门机构、专业人才,拓展“第三方服务”,推进“两化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电子政务等工作,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九)大力实施绿色明光样板工程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体系,积极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按照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落实“林长制”,开展森林增绿增效工程,完成新增造林1万亩、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全力推进104国道绕城线景观带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发展林果结合、林药结合等多种模式的林下经济,促进“以林增收”,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生态红利”。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控建筑工地、矿山开采、道路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餐饮油烟等气体污染,抓好城区烟花爆竹限放管理,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滁州市要求指标;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范围覆盖到每条河渠、每个湖泊,确保重点水源地水质达标,“河湖库塘”水质明显净化;严控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农业面源等污染,保持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扎实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夯实城乡土地和矿产资源属地管理责任机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严把环评准入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机制,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生活。

    (十)大力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

    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增加人民获得感。坚持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产业扶贫、健康脱贫等关键措施,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争取当年实现3个村出列、3000人脱贫。精心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认真办好年度“十件实事”。提高就业质量,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防灾减灾、养老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体系。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让困难群众求助方便、受助及时。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开展低保城乡统筹,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城市的70%增进人民幸福感。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布局,推进“五校两园”工程,继续巩固提升全面改薄工程,打造素质过硬教师队伍,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序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妇计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市中医院二期项目主体竣工,实施张八岭、女山湖、涧溪等7家卫生院改建(扩建、迁建);推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工作,全力建设“健康明光”。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农家书屋数字化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完成明光博物馆展陈布展,实现对外免费开放;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全民健身运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健康体质和人文素质。做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增强人民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巩固安全发展良好局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效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各个环节监管,把好每一道关口,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铆足干劲,持续发力,只争朝夕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高的境界,打造忠诚政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自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决策部署看齐,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定期向市委报告工作。充分发挥市政府党组在市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以严的规矩,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行政执法公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发展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愿望,接受群众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以强的担当,打造责任政府。着力强化政府工作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立说立行、紧张快干,抓实盯牢、不打折扣,把前进中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发展中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大力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突破瓶颈、化解问题中推动发展。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决策部署与督查推进同安排、同部署,推动工作真落地、见实效。

    以实的作风,打造服务政府。牢固树立创新思维、融合思维、互联网思维,从体制机制上破解难题、推进发展,把改革创新的“软实力”转化成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以“服务零距离、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快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健全市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加大庸政怠政整治力度,全力推进痕迹管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以铁的纪律,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规党纪,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坚决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和解决力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改进预决算工作,细化公开部门支出事项,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促发展、惠民生。

     

    各位代表!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中国发展走进新时代,明光崛起迈上新征程。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点燃沸腾明光激情,奋力谱写“美好新明光”发展新篇章,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释:

    1.产城新区“四纵六横”道路:“四纵”即官山大道北延、宝塔山路北延、清平山路北延、鲁山路;“六横”即嘉山大道东延、淮河大道东延、道涵大道东延、八岭湖路东延、跃龙湖路东延、罗岗路东延。

    2.“十件实事”:2家县级医院在老城区设立门诊;7个乡级卫生院改扩迁建;建设抹山小学;明光菜市场改造;车站路南段改造;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老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西污水管网建成运行;城北新区水系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整治。

    3.“五校两园”工程:五校:城南小学、抹山小学、道涵小学、明光中学老校区改造、市第二中学扩建,两园:城南幼儿园、明中花园幼儿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