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4-02 10:12
    【字体:打印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主要特色、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明光市农业农村局先后获得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农村经营管理统计等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贡献突出集体、安徽省扶持壮大集体经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十三五省土肥工作先进集体、滁州市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2020年度滁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优秀单位等先进表彰,明光市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获批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柳巷村获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试点地区、安徽省精准施肥与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获全国2021年数字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明光艾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农业生产托管规范化试点单位、被安徽省委网信办授予安徽数字乡村试点县,明光市潘村洼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明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法被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计划工作财务简报》刊登并做全国推广,农业农村部微信公众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连续两次重磅推出明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安徽明光市“六个三”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安徽明光党建引领打造美丽新乡村),明光宅改经验在安徽日报农村版刊出,全国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交流培训会上,全国第二批121个试点地区中明光市排名第五,作为滁州市唯一的县市区被通报表扬。农业农村部领导多次来明调研明光农业发展情况。安徽信息刊登的《明光市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获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批示肯定,省、滁各类现场会多次在明召开。

    二、2021 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是粮食安全持续巩固。2021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200.9万亩,比2020年增加0.8万亩。预计产量69.5万吨,比2020年增产1.8万吨增幅2.7%,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增产1.2%的目标任务。二是特色农业有声有色。艾草稻虾共作绿豆蔬菜甜叶菊等稳定发展三是绿色农业稳步推进。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5.7万亩科学防治55万亩。新建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4个,秸秆利用量49.64万吨。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99.11%,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100%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聚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成“九园一体三基地”现代农业集聚发展区, “三湾两园一谷”有序推进,投资新建的桥头、涧溪两个艾草产业园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目前,全市现有存栏生猪22.81万头(同比增长11.54%),生猪出栏34.49万头(同比增长26.8%),能繁母猪1.57万头(同比增长18.05%);家禽存栏464.17万只(同比增长14.33%),家禽出栏1045万只(同比增长6.48%);肉类总产4.36万吨(同比增长3.42%);蛋类总产1.59万吨(同比增长0.64%)。

    (三)渔业生产情况健康有序。目前,共发展养殖20.6万亩。共投放各类鱼种8500吨、投放蟹种3.2亿只、投放虾苗4.5亿只。四大家鱼人工繁殖鱼苗20亿尾。水产品产量6.27万吨(同比增长4.15%)。

    (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度7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全面完成。2021年度10万亩建设任务,已具备开工条件,近期即可动工。

    经营主体强力提升。新增家庭农场118(总数达1723),新增合作社15总数达898家),省级示范经营主体遴选和项目申报书已完成编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数达213个)。完成2021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50人。

    (六)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一是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全市139个村(居)全覆盖,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总数183个,入股农户1974户;村集体投入各项资金1277.88万元房屋、建筑物32246平方米;入股农户土地入股12163亩,入股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92家。二是产权制度改革女山湖镇安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112万元,完成产权系统录入工作。完成2021年度省级农业生产托管规范化服务试点改革。三是完成全市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面积170万亩四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13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现状调研及资料收集,成立132个村级和1515个组级村民宅改理事会;已办房地一体证48436本,发证率94.2%;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证办证9471本。登记宅基地农户资格权118943户(431867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308宗;腾退集体建设用地811.2亩;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盘活闲置农房430间、宅基地622.5亩;发展乡村产业项目10个,村集体及农户年增收245万元

    )农业综合执法有序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有效展开。今年以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调集渔政执法骨干力量17名,实行水上、岸上24小时全天候、全覆盖不间断巡查,严打各类非法捕捞案件。二是加强保护区渔政信息化建设管理。坚持“人防+技防”“人眼+天眼”“水上+岸上”多措并举,在保护区增加远程监控1套、配备无人机1架、渔政船1艘、执法快艇2艘、执法车2辆,组建长江禁渔智能信息化建设平台(含20个球机监控头、30个枪机监控头、小目标雷达一套、视频会议系统一套)、和省、市监控平台联网,形成了“水陆空+24小时”全天候巡查工作常态,真正实现了“一张图”“一张网”。农资、农膜打假常态。出动执法车辆120台次,执法人员72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点735个次,抽检农资样品58组。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6件(已结案2件,其余24件正在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亮点纷呈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工作,为群众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目前,已完成18个示范点打造,完成农村改厕13287户,占全年任务191.29%(全年任务6946户),完成56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

    )农产品监管扎实开展。开展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以及风险监测9次,抽检蔬菜、水果、水产以及畜禽产品样品535个,屠宰场瘦肉精检测6300多份,上传快检数据12000多条,检测合格率99.9%;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300多家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近700多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2500多吨。

    2022 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粮食总产增长1.2%,肉蛋总产增长1%,水产品总是增长1%,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思路举措

    1.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以潘村洼及中部乡镇为主,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发展专用品牌粮食100万亩以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收益。依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年内实施土地深翻作业5万亩,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6.2%

    2. 积极稳固生猪生产。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启动“十四五”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创建,计划完成20个以上明光市级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创建工作。继续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示范村创建,力争创建5个以上标准化防疫示范村。

    3. 加快渔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做好稻渔共作、池塘生态养蟹、鲈鱼精养池塘养殖等技术推广,进一步引进和扩大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在养殖面积,积极探索山区水产养殖新路径。以项目为带动,做好淮河流域养殖尾水治理,积极推进女山湖大湖面河蟹增殖放流工作,逐步推行湖面、水库等大水面合理投放、生态养殖。

    4.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高质量完成2021年度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推进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的80%。落实村庄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系统措施,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20个。

    5.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源、保障农民权益、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等方面“明光模式”,在总结试点乡镇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以点带面、整市域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柳巷镇柳巷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持续机制。在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权与延包的衔接问题。6.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021年度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田水林路电相配套,与产业园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中心村建设相结合。启动实施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

    7.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四个一”发展目标,积极推进艾草、蔬菜、甜叶菊、绿豆等特色农业生产,加速推进明光艾草、女山湖大闸蟹、明光梅鱼、明光绿豆等地标优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8.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收益集中清理整顿和财政资金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力争2022年,实现5个村超100万元,超50万元的村占22%,超30万元的村占35%

    9.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全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好减肥增效示范,在高标准农田区建立红花草秸秆协同还田示范片。扩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