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明光市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及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0 16:49
    【字体:打印

    2020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滁州市应急管理局的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压实责任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全市统计上报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较上年均下降37.5%。其中:道路交通运输业事故5起、死亡5人,较上年均下降28.6%;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商贸制造业、建筑业及其他行业继续保持稳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连续三年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双下降”目标。全年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责任,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强化目标管理,健全完善责任体系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市安委办发挥指挥协调作用,针对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特点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年共下发《通知》48件、工作《交办单》91件、问题《督办单》9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推动责任落实。市安委会各专项领导小组及市道路交通联席会议、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等工作机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解决行业领域突出问题。

    二是加强重点防范。针对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法定假日和大风、大雾、冰雪、暴雨等重点时段,以及烟花爆竹、有限空间、涉爆粉尘和城市运营等重点领域,认真研判,下发《预警信息》和《提示单》23件,及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节日期间,联合市作风办对各地、各单位应急值守及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督查,每日对全市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2.强化源头治理,健全完善防控体系

    一是加强源头管控。深入推进住宅小区打通“生命通道”楼道清理、警示标识划线、充电桩建设共完成112个小区楼道清理。市区80个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全部完成警示划线,50个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中已完成15个,总完成率73.08%;新增电动车停车棚51个、充电桩295套、充电插头3540个,全市充电桩、充电插座总数分别达到1741套、16405个;推动全市141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4家火灾高危单位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单位自防自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注重精准服务。在全覆盖、高频次抓好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执法监管的基础上,本着“寓监管于服务中”的执法理念,持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三轮隐患排查活动累计排查企业基础管理类隐患2013项,现场管理类隐患1802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74项,共计3889项。截至目前,已指导企业完成隐患整改3822对剩余67隐患督促企业制定整改计划,稳步推进整改。针对经开区内纺织企业存在的共性消防安全问题,市应急管理牵头住建、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及经开区管委会联合行动,坚持一家一家“过筛子”,排查整改消防隐患176条,全面提升行业事故防范能力。

    三是抓好专项整治。集中开展为期三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20个专项整治牵头部门主动作为,累计排查安全隐患2030项、已完成整改1981项。

    四是突出执法监管。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对1家未批先建危险化学品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对5家拒不整改的工贸企业给予经济处罚。市安委会分两批对安徽五星电器明光大卖场等17项重大安全隐患挂牌整治,市安委办先后对龙腾华府商业楼等9项重大风险隐患督办整治,均在规定期限完成整改销号。完成滁州市政府督办整治重大火灾隐患3处、滁州市挂牌整治重大安全隐患2处。

    3.强化社会治理,健全完善支撑体系

    一是注重文化引领。加大安全生产、消防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地震应急知识科普力度,新建校园地震科普馆3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地震科普馆建设数量及规模均居滁州市第一位。扎实推进省、滁州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申报成功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家、示范学校1所,滁州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所。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及时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做到月通报、季分析,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反映的33件风险隐患问题,交有关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及时整改到位。积极开展《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对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转办的23件举报事项认真核查,及时回复。年内共办结滁州市交办举报案件1件、市本级受理举报案件9件。

    5.强化要素提升,健全完善应急体系

    一是提升救援能力。着力打造消防救援、蓝天救援、民兵预备役、国有林场森林防灭火、防汛突击队和退役军人应急大队六支队伍,不断提高综合救援能力专业消防救援人员增加92人,消防站点增加至20个(含乡镇),可调动的消防车辆增加36购置应急救援和森林防火巡逻车辆各2台,采购配置冲锋舟、橡皮艇17艘,风力灭火机26台,以及水陆两栖救援汽车、大型水泵等价值400余万元的应急救援设备 筹措资金56万元为蓝天救援队新购装备车2水下成像系统1水下探测系统(声呐)1橡皮艇2冲锋舟2协调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免费为蓝天救援队解决办公用房450平米防汛抗洪期间,明光市蓝天救援队投入人力200人次、救生艇四艘 ,帮助转移群众50人次,运送救生衣8000多件、帐篷165顶和其他防汛抗洪物资。202012月,明光市委办、市政府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蓝天救援队送去“感谢信”,感谢他们对抗洪抢险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加强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和常态化演练,全年共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324场,其中,全市性综合演练4场。

    二是主动化解风险。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建立信息通报和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及时做好雨雪冰雾、强降温降雨、强对流台风天气监测、预报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和督促相关单位做好防范工作,全年共发布《灾害天气应急预警》9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投入165万元实施明光市城区地震小区划项目建设,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二)主动作为,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多方采购疫情防控物资。按照明光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职责分工,应急管理局负责对疫情防控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技术支持。疫情初期,针对我市急需一次性防护口罩及消杀药品的实际,多方联系协调,1月25日(大年初一)清晨,由杜玉山局长带车前往天长市,在防护物品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从生产厂家采购防护口罩10万只、84消毒液1000瓶,初步缓解了疫情防控初期防护物品短缺的困难。先后多次到河南省长垣等地采购防疫物资13次,累计采购医用口罩31.3万只(其中N95口罩3360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5万只84消毒液2500瓶、免洗手消毒液146箱、次氯酸钠消毒液14.5吨、医用防护服520套、隔离衣300件、输液贴8万个、橡胶手套1000副、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1435台、调拨双氧水7吨、酒精1吨

    二是严格落实疫情停工停产期间安全保障措施,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安全管理,共排查整治企业、学校安全隐患296条。加强疫情防控场所安全指导,有效防范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未雨绸缪,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按照有备无的原则,采购储存装料袋78万条、防水布28万平方米、砂石料30万吨科学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历时36小时,完成行蓄洪区694119569名人员紧急撤离安置工作。市级领导牵头,对浮柳段等12处堤坝实行分段包保、24小时巡查完成丰收圩堤浪坎、孟台电站渗漏、红旗圩堤散浸等39处险情处置。积极争取各级救灾资金1658万元排涝用电指标270万度,市本级财政向各乡镇街道紧急调拨防汛救灾专项资金1900余万元。

    二、2021年工作要点

    (一)压实安全责任。继续推动落实属地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三个必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过程管控,督促各方责任落实落细,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一票否优进一步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源头管控。针对化工集中区发展态势,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严把企业安全准入。严格落实企业安全设施“三同时”,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深化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四)全力防灾减灾。继续抓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不放松开展森林防火省际联防联治并联合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加快推进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快推进明光城区地震小区划项目建设,确保9月底前完成。完成凹土园区、产城新区地震安评和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风险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及时做好自然灾害和冬春救助资金发放管理,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生活。

    (五)坚持管服并重。全覆盖、高频次抓好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执法监管,继续推进重点企业政府购买服务专家查隐患工作,督促企业抓好排查隐患问题的整改,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力争规上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30%以上。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案件数量、处罚金额比上年增加50%。

    (六)完善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备齐备足应急物资,力争纳入省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七)强化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参与积极性,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技能。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示范社区创建,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示范社区各2个。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各1个。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完成1个校园地震科普馆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