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明光市产业扶贫工作在线访谈

直播时间:2020年11月16日 15:30

直播嘉宾:

人:明光市政府网站 冯然然

主办单位:明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直播简介:明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心勇做客本期访谈,就当前我市产业扶贫相关工作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由明光市政府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明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心勇做客本期访谈,就当前我市产业扶贫相关工作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张局长的到来!

【嘉宾张心勇】: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明光政府网“在线访谈”这个栏目和大家进行交流,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主持人】:请张局长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市产业扶贫工作的推进情况。

【嘉宾张心勇】:我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色产业项目累计投入1.46亿元,其中到村产业项目投入1.08亿,建成项目66个,产生收益916.4万元,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366.56万元,年均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全市1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6个村超过50万元;带动3382户贫困户增收549.84万,户均增收1625元;到户产业项目扶持投入3821万元,扶持4156户贫困户发展自种自养增收脱贫,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建成特色种养殖业扶贫基地12个、特色农业扶贫示范区6个,发展蔬菜、艾草、甜叶菊、稻虾共作、绿豆等各类种养殖14万亩,累计带动5720户贫困户脱贫(含农业务工)。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

【主持人】:听了张局长的介绍,我市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那么接下来,请张局长介绍一下我市主要的做法与经验。

【嘉宾张心勇】:一是加强领导,重服务。市乡分别成立了产业脱贫攻坚组、特色种养业领导小组;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特色种养业专家评审组、产业示范组、技术服务队等工作组,做到任务有人领、项目有人推、技术有人帮。分别深入乡镇街道及贫困村指导乡镇、村谋划特色种养业和“四带一自”工作,100多名农技人员分片包保,对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进行全程指导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百人服务行动的通知》,各乡镇农技站、畜牧站、市二级机构分片联村帮户,做到技术服务全覆盖。

二是完善政策,增动力。出台了《明光市特色种养业扶持办法》《明光市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攻坚补贴办法》、《明光市支持脱贫攻坚小额信贷办法》等奖补政策,对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入股分红、就业增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调动了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扶持办法,激励贫困户自我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三是围绕特色,抓产业。在引导贫困户产业发展上,我市认真分析产业特点、比较效益,筛选了艾草、甜叶菊、明光绿豆、瓜蒌等10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到户产业项目重点扶持。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上,根据地域特点,重点围绕“四个一”,确定“九园一体三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狠抓特色产业。即北部种好“一棵菜”。立足北部沿淮平原地区砂壤土、通透性强、灌溉条件好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泊岗乡、潘村镇的大白菜、红萝卜、菠菜、香菜等蔬菜入驻苏沪市场。目前,种植露天蔬菜、水生蔬菜、设施蔬菜7万亩。几年来,全市销售各类蔬菜18.5万吨,产值3.4亿元,带动200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1.5万元。南部发展“一棵树”。按照“林上采摘、林间旅游、林下养殖”的立体经营模式,在南部山区张八岭、自来桥、三界等乡镇,发展麻栎、杜仲、薄壳山核桃、苗木等经果林3万亩,建成水果采摘园17个,年产干鲜果品1.2万吨,林下养鸡12.8万只,带动850户贫困户增收127.5万元,户均1500元。中部培育“一棵草”。积极培育“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大、效益好”的艾草产业,引进永缘艾叶、艾缘科技等艾草加工、销售企业4家,发展艾草合作社8家,在全市发展艾草种植5万亩,建成千亩艾草示范区2个、百亩艾草示范园50个,初步形成集艾草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预计,今年艾草种植5万亩、年产7.5万吨,产值1.5亿元,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800户农户致富。沿湖养好“一盆鱼”。明光市水质优良、水草丰富、水产鲜美。近年来,在女山湖、花园湖、七里湖等沿湖乡镇圩区及潘村行蓄洪区,大力发展鱼蟹虾等水产养殖业,养殖面积10万亩、稻虾共作5万亩,年产各类水产品7万吨,“明光梅鱼”“女山湖大闸蟹”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是围绕带动,找模式。深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四种主体带动模式推动长效“带贫减贫”,让贫困人口“有人帮、有人扶”。一是“协会+贫困户”。组建具有明光特色的艾草、甜叶菊、鹌鹑、小龙虾、绿豆等6大产业协会,吸纳农业加工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能人)入会,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市6大产业协会带动4470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二是“基地+贫困户”。发展各类甜叶菊专业合作社61家,在管店镇建成全国最大的甜叶菊育苗基地,年育苗24亿株、产值2.5亿元,育苗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常年用工1000余人,带动276户贫困户种植甜叶菊增收100万元,户均增收3623元。2018年,管店镇甜叶菊育苗基地获“全省十大扶贫园区”。三是“龙头+贫困户”。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全市9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动12个贫困村脱贫,2018年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都突破了10万元大关,2019年有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超50万,2020年有望再增加2个集体经济超50万的贫困村。179家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122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签订610万元生产订单,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给贫困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四是“金融+贫困户”。金融机构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需要,提供“户贷户用”政策性贷款,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解决贫困户“资金之渴”“燃眉之急”。

五是找准路子,促增收。按照“你建园、我入股,你经营、我打工,你盈利、我分红”的思路,让贫困户从传统农民转为“土地经营者”“产业股东”“职业工人”,收着租金、股金,拿着工钱,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一是收“租金”。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贫困户每亩土地每年获得300—700元不等的土地租金。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65.9万亩,其中,贫困户土地1700亩。318户贫困户每年获得土地租金82万元,户均2579元。二是挣“薪金”。全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000个,1085名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由“农民”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每天有100元—180元的收入,人均季节性劳务收入1万元左右。三是分“股金”。鼓励贫困户以产业帮扶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入股,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年底按照签订的利益联结协议进行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六是建立机制,强推动。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带动、宣传促动”工作机制,多方位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一是政府推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台了《明光市特色种养殖业扶持办法》《明光市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攻坚奖补办法》等政策文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着力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三年来,全市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5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3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个,示范合作社3家;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二是部门带动。农业技术部门成立“三组一队”(技术服务指导组、特色种养业专家评审组、产业示范组、技术服务队),选派16名科技特派员、103名产业指导员,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百人服务行动,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三是宣传促动。创新开展“抱团科普”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以镇村为单位,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精神扶贫“打捆”,对贫困农户实施“抱团科普”,有效地提升了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脱贫信心和脱贫能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主持人】: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嘉宾张心勇】: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选择特色高效品种种植,或增大养殖数量,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整合农技骨干力量,持续开展“两专一访”、特色种养业扶贫百人服务行动,全年举办各类专项技术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100场次,实现技术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是做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九园一体三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发挥特色产业带动效应,夯实产业基础,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做强经营主体。深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

四是做实政策保障。严格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奖补办法,调动主体带动积极性。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局长的介绍!下面我们的时间留给广大网友,关注一下网友的提问。

【网友爱吃橘子的大熊猫】:今年特色种养业等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成效如何?

【嘉宾张心勇】:到村项目:今年我局牵头实施9个项目(4个基础设施类,5个受益类),总投资890万,审计后投资834万,已全部支付到位,且产生35万元收益,达到了年初绩效目标。

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计划实施7000个项目以上,扶持资金1200万,到8月底已实施7050个,拨付扶持资金1061万,到贫困户账上978.86万。具备实施条件贫困户4068户,已实施项目3887户,覆盖率为95%,高于省厅要求达到80% 覆盖率。

【网友林曦】:今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建立长效巩固机制?

【嘉宾张心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党建引领下,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优做强产业,扩大就业,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选择特色高效品种种植,或增大养殖数量,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整合农技骨干力量,持续开展“两专一访”、特色种养业扶贫百人服务行动,全年举办各类专项技术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100场次,实现技术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是做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九园一体三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发挥特色产业带动效应,夯实产业基础,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做强经营主体。深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

四是做实政策保障。严格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奖补办法,调动主体带动积极性。

【主持人】:听了张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我市今年产业扶贫相关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谢张局长的光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