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明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7 10:15
    【字体:打印

     

     

    关于明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112日在明光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其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面对世纪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美国对我国遏制打压三重严重冲击,以及汛情严重考验,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开展“两重”行动,较好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新明光迈出坚实步伐。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计划

    2020年预计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8.5

    260

    5

    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1以上

    4.5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2

    136

    5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8左右

    1.5

    15.4

    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7

    1.18

    5

    财政收入

    亿元

    10以上

    24.5

    14.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3

    32720

    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5

    14850

    10.5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超额完成 “4321”“158”升级版目标。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40个、25个,到位资金110亿元。衡光新材料、哥瑞光学、云芯电子等项目实现投产,嘉宝莉涂料、保立佳新材料、科迪新材料、久兴源新能源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升规企业32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4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龙利得智能科技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核准,为我市首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浩淼安防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精选层。艾珂尔制药、哥伦布智能等12家企业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59个,安捷机动车检测中心、中辰一品小区等25个项目投入使用。广大物流城获评国家4A级物流企业。明光、爱府、城南等智慧农贸市场投入运营。建成明光电商特色馆,创成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获批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市。南崇·开元酒店主体封顶。静港营地、金虹岭、景泰阳等文旅项目加快建设。柴郢村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八岭湖景区入选长三角文旅融合旅游景点。全市实现旅游业收入11.5亿元,增长11.3%。实现新增政银担110户,在保金额3.62亿元。1-11月份,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0.65亿元、223.6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2.39%16.45%。新增建筑企业37家,全市实现建筑业产值45.7亿元、增长18%。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完成销售面积84.5万平方米,增长57.9%。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

    现代农业质效提升。实现粮食总产67.71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肉蛋产量7.53万吨,增长3%。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万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座、坡耕地治理4190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项目,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粮食储备库扩建、女山湖灌区、长江防护林、皖东试验站示范基地等项目,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夯实。桥头金桥湾创成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明光甜叶菊入围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明光艾草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6家,创成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个、示范家庭农场3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总数达191个。荣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平安渔业示范市

    (二)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滁州市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明光召开。组织集中开工活动5次,集中开工项目56个、总投资219.6亿元。赛时达科技、利拓智能、哥伦布智能等102个项目竣工投产。车站东苑安置房、嘉山大道上跨桥、明巢高速明光段、宁洛高速“四改八”等97个重点项目开工。完成明光火车站改造并实现通车,乘客出行条件大幅提升。明光通用机场场址获军方批复同意。合新高铁明光段完成招标,进场施工。完成明光西站站房及站前广场规划设计。

    项目争取成效明显。谋划编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专项债券、两新一重等重点项目424个。争取到中央、省投资补助项目137个、8.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项目6个、1.1亿元,地方专项债项目14个、9.1亿元。化工集中区顺利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初审。总投资60亿元的新能源光伏组件项目成功签约。获批省级工业技术中心、工业精品、绿色工厂、制造强省等工业经济上级投资项目51个,争取资金总量位居滁州市前列。争取到建设用地指标2923亩。G104明光段改扩建、G345明光段等项目获批立项。泊岗淮河公路特大桥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三)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加强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发明专利335件,总量达58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4件。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铭垚凹凸棒基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成功挂牌,为滁州市唯一获批新型研发机构。瑞丰五金、龙利得获批滁州市级博士创新工作站。组织龙利得、浩淼安防等企业申报省工业设计中心,哥伦布等企业申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83个,累计拥有省级、滁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金百合医疗器械、麦吉恩医疗科技纳入非医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创显电子、瑞智电子、瑞尔非金属等获省“三重一创”资金支持。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49家,增长28.9%

    平台承载稳步提升。绿色涂料产业园。获批全国首批绿色涂料园区,成为中国涂料行业战略合作单位。入驻嘉宝莉、保立佳、衡光、固克等涂料产业项目26个,建成经一、经三等道路10公里及配套设施。完成邻里中心、蓝白领公寓规划设计。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驻赛时达显示、小白助理等电子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22.47亿元,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凹凸棒基产业园。核心区1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 建成1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衡嵘新材料、绿萝兰环保等5个亿元项目签约入驻。明光市—上海交大联合研究中心申报发明专利12项,其中产品进入中试4项。成功获批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乡镇产业园。张八岭高分子产业园、苏巷绿色涂料配套产业园、石坝电动车及配套产业园、潘村电子服装产业园、桥头产业园等乡镇产业园新入驻企业29家。

    (四)改革机制全面深化,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重点改革实效明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474户,总量达3.75万户。完成“三变”改革任务139个村(居),累计完成产业项目213个,入股农户1964户。全省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明光召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在庄上”创新做法获中宣部全国推广。跃龙集团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国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市场化经营收入,净利润及税收缴纳三个翻番,获重点项目融资授信42.5亿元,资产总额近250亿元。成立明光久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业务版块全面开展。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投资促进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获批全省唯一试点。企业纳税人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三。事项清单认领率、进驻率和全程网办率在滁州市率先达100%,实现1.03万个事项“一码办”。上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 1.56万个事项可查可办。大力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减免租金、燃气费用、用电成本等各类资金7565万元,兑现各类扶持资金3443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供水、供电、原材料、资金、用工等问题239个,促成8家银行与14家企业签订2.1亿元意向协议。建立园区公安和企业两握手制,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高效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完成地方标准2申报高端制造业品牌企业2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

    (五)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加强

    城市建设提速升级。实现紫阳小区三期安置房、嘉山大道上跨高等29个项目开工,滨河东区安置房、中央绿轴公园等26个项目竣工。完成3个地块房24万平方米房屋征收。改造棚户区2708户,占目标任务的140%。建成城市停车场61个,新增泊车位3000个。建成并运行1645G基站。完成涧溪路、贺庄路等17条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全市绿化达1118万平方米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74公里,危房改造182户,改厕5700户。建成岗王、宝龙等两个行蓄洪区安置点,实施教育、卫生、工业等项目,完成花园湖行蓄洪区985户居民搬迁。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个,推广复制人居环境整治陆郢模式”“尹集做法”“腰庄样板”等经验,打造示范点60个。涌现出张八岭上郢、自来桥何郢、涧溪候胡郢、石坝陈郢、柳巷淮上银杏古道等特色精品村和人居示范点。明光人居环境改造经验做法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生态文明不断加强。完成上级下达的PM2.5PM10等空气环境质量指标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滁州市前列。完成28个入河排污口点位认定、标识标牌安装及水质监测,排污许可证登记核发完成率100%。扎实开展河长制,实施南沙河、池河治理工程,累计巡河巡湖3863批次,清理拆解各类船只1594条,池河城区段通过省级示范河验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验收。推深做实林长制,新增造林2.7万亩,张八岭驭景苗圃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2%。完成237家畜禽养殖户粪污治理工作,畜禽资源化利用率达99%,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7%

    (六)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福祉显著提高

    脱贫任务如期完成。坚持以抗补促专项行动和四季攻势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官战翻身仗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动态清零,223598人顺利脱贫,无一人因疫因灾返贫致贫,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22个,30万元以上村达38个,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0.5亿元,增长9.6%。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11条背街小巷改造等“十件为民实事”。文化方面。建成女山湖、石坝等乡镇文化站,龙山社区等5个市民文化乐园投入使用。市文化中心共接待服务群众46万人次。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完成演出139场。教育体育方面。司巷中学、潘村幼儿园、司巷小学、城南小学等项目投入使用。完成滁州机械工业学校新校区、市体育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校两中心”PPP项目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卫生健康方面。实现潘村、涧溪中心卫生院扩建和疾控(妇计)中心主体完工,改建村卫生室82个。市人民医院与省胸科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市中医院与南京军区总院签约建立专科联盟。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400人,占目标任务的181%。城镇登记失业率2.97%。帮助企业招工7186人,占目标任务的103%

    此外,双拥、公共机构节能、创卫、残联、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信访维稳、文联、红十字会、国防动员、预备役、信用体系建设、人防等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受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仍然较多,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和出口贸易受阻等问题;二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主导产业不够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三是民生等领域在应对重大疫情、自然灾害还有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环保压力较大。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巩固“六稳”“六保”的关键之年,是明光乘势而上、强势挺进、全面跃升、争创一流的加速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中央深改委和省委经济工作等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进取决心和必胜信心,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主题主线,以更大力度聚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倾力打造中国绿色涂料之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建议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如下: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2021年预期目标(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9

    规上工业增加值

    12

    固定资产投资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

    7

    (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着力壮大实体经济

    加速工业经济发展。聚焦3.0“4321”“158”年度目标,确保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以上,当年新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推进新能源光伏组件、固克新材料、哈船特种涂料等项目建设,实现嘉宝莉、都铂高分子、广成新材料等项目投产。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产城新区、苏巷绿色涂料配套产业园、张八岭高分子产业园、石坝电动车及配套产业园、三界产业园等)和市经开区“标准地”改革工作。全年净增规上企业25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中小型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3.5%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成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淮宁闸移址拆除重建、分水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艾草、蔬菜、甜叶菊、绿豆等特色农业发展。鼓励每个乡镇新增艾草种植1万亩以上,引进1家以上艾草深加工企业,聚力打造艾草百亿级产业。全力推进桥头金桥湾、明西螃蟹湾、张八岭月牙湾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与加工制造、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争取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86个,实现金达油库改造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明东农贸市场、润辉码头等20个项目竣工。实施全域旅游提升行动,景泰阳、静港营地、明镇泗方等项目建成运营,大明盛世嘉年华等项目开工建设,八岭湖、金虹岭等景区拓展业态、提档升级,推进黄寨草场、三界外等重大文旅项目招商投资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涂料产业园物流园、津里港口物流园、明光铁路物流园、冷链物流基地等前期工作,力促开工建设。推动各类专业市场、城市融合体、农贸市场不断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不断开辟营收增长新通道,创建省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示范企业5个以上。推进金融、中介、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居民服务、养老服务、消费业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确保全年新增限上商贸服务业单位5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以上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着力拓展投资空间

    项目建设再提速。落实四督四保要求,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分层分类分时调度工作机制,全力加快市体育中心、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恒和新材料、百鑫包装、人防物资储备库等127个项目竣工,合新高铁明光西站站房、三棵树涂料二期等142个项目开工,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项目储备再增速。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立完善全市项目储备库、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专项债项目库、续建新开工和前期工作项目库,动态储备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围绕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中央及省投资、专项债和PPP项目资金,围绕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行政许可等,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争全年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

    项目招引再加速。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政策机遇,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推行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基金+产业招商等新模式,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精准性和时效性。加快推进北新建材、状元坊产业园、高端电子产业等一批20亿元、50亿元大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引进50-100亿元工业项目2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

    (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发展成果均衡共享

    提升城区发展能级。高起点规划建设城西高铁片区、城南服务业集聚区、城北生态宜居片区。推进车站东苑安置房、人防物资储备库等17个续建项目力争尽早竣工,力促滨河东苑安置房、道涵大道南公园、明酒文化公园等51个项目开工建设。南崇·开元酒店下半年投入运营。实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人行道、供排水等改造项目。深入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城同创,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加速平台资源集聚。实施绿色涂料产业园纬九路、三棵树路北延等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东水厂、蓝白领公寓、邻里中心、消防站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建设,4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加快凹凸棒基产业园建设,实现力奥新材料、悦宇新材料等项目投产。加快提升苏巷绿色涂料配套产业园、张八岭高分子产业园、石坝电动车及配套产业园等乡镇产业园区平台承载能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确保三关、宝龙、蔡岗等3个中心村通过验收。改造农村厕所2800户,完成林东、分水岭2座自来水厂扩建,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40个。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扩面延伸农村公路20公里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行工作。全面推广“综治户长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确保水功能区水质、土壤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达到上级目标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对相关帮扶政策予以调整完善,强化出列村、脱贫户后续帮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健全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加快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持续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防止因政策力度骤降造成致贫返贫。

    (四)聚焦聚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打造一批叫得响、可复制、可推广的明光改革经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运用,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合作社15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市135个村中50万元以上村达到20%30万元以上村达到30%15万元以上村“全覆盖”。

    纵深推进综合医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推进“银针行动”,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格局。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50%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

    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双对标”活动,扎实开展“减材料、压时限”整改提升,深入探索“容缺办理”、“承诺审批”等新机制,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再缩短20%。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电视办”等服务渠道和供给,奋力打造明光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扎实推进质量品牌建设。深入企业开展“一站式”帮扶,推动明光市凹凸棒基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落地开花,推进凹凸棒基企业行业标准通过并有效实施,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逐年上升。确保2021年全市省级商标示范企业、皖美品牌等省级品牌企业达到6家以上。推动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件以上。

    (五)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持续办好十件为民实事,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加快发展教体事业。加快推进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新校区、市体育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北中学及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改扩建明光二中、新生小学、抹山小学和特教学校,完成10个乡村智慧学校、智慧课堂建设。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和第八届民生杯农民趣味运动会。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推进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心及服务能力提升、市中医院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市应急医院项目开工。统筹抓好全市疫情防控,备齐备足救治药品、设备,强化疫情监测。扎实做好爱卫创卫工作,推动健康明光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按期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持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2+N”现场招聘,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以上。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精神文明等体系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重复信访问题治理,加大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新明光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