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十四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10-13 11:03
    【字体:打印

        明光市“十四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完善市场功能体系、拉动居民消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机遇期。作为“省电子商务优化升级示范市”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明光市发展电子商务具备多重优势,成长空间巨大,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依据《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生产消费模式深刻变化,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深度调整,以开放、共享、协同、高效、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与商业活动结合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商业流程和思维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活动之一,从商品交易领域拓展到物流配送领域和互联网金融领域,从商品供应链拓展到产业供应链,成为扩大消费的新亮点、成为带动就业的新载体,也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制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明光市农副产品及企业打破地域限制、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全国市场;有利于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发挥特色农副产品和文化旅游优势,更大范围开拓消费市场。

    (二)规划依据

    根据《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滁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初稿)》《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动明光市电子商务应用和产业发展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明光市特色农副产品、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扶持机制,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建立适合明光市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培育和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促进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结合明光市实际,特编制《明光市“十四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2021—2025年)内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形势、总体要求、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明光市辖行政区域。

    二、发展成就

    (一)电商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商发展,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精神,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明光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等文件,内容涉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综合公共服务中心运营、推进农村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全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市财政设立电子商务发展预算资金,用于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组建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电子商务的领导和协调,形成了扎实强劲的领导班子。创成滁州市唯一一家“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二)电商从业主体持续增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宣传,倡导“互联网+”经济新模式,出台相关政策,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搭建网络平台,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引导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明光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涉足电子商务企业2600余家,入驻各种平台网店11000余家。涌现出了安徽清山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典型电商企业。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1.26亿元。

     

                                      图1  2016-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三)电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我市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和平台开展合作,农村淘宝、京东商城、邮乐购、供销通、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和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明光,解决供需脱节问题,打造我市特色产品网上销售电商平台。我市还注重培育了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涌现了一批自营型B2B、B2C 电商平台和本地O2O平台,有力带动了本地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发展。

    (四)电商人才培训不断加强 

    建成明光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组建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团队,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电商咨询服务团队,面向明光电商企业及从业者开展电商咨询、电商培训、电商扶贫、创业活动、美工摄影等服务,为电商企业及从业者提供电商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十三五”期间共培训2000多人次,成功举办明光电商发展峰会、电商人交流会、商家直播、企业卫视宣传等创业活动。累计孵化商家253人,其中个人网店113个,企业网店41个,孵化创业团队22个,社会反应良好。

    (五)特色产品触网持续增多 

    我市通过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额较高的产品主要是艾草、明光绿豆、女山湖大闸蟹、生态香米等特色农产品,艾草产品荣获“中国品牌创新奖”、中国品牌认证发展委员会和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颁发的《中国艾草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证书,两项荣誉均为全省首家。积极推动形成“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明光绿豆、女山湖大闸蟹、生态香米等特色农产品开展追溯,将30余家示范性合作社、水产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纳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带动贫困村农特产品销售。

    (六)电商创业就业成效显著

    电子商务作为新事物,更注重思维观念创新,从业形式灵活,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投身于电商创业大潮,有力带动了“双创”发展。截至2020年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1人,扶持创业成功2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3200人,全市各类网店11000余家,从事与电商相关工作的人员约5600人。

    三、发展机遇及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国家重大战略为电子商务带来新机遇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进入全面发展和联动发展叠加的新时期,世界各国电子商务均表现出积极增长势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与资本合作加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引领地位,围绕“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电子商务立足自身发展规律与优势,在促进创新创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更大发展机遇。

    2.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电子商务创造新场景

    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将持续为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创造精准匹配、交互式购物等用户体验,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以新一代移动 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将持续为电子商务扩展创新空间,大容量数字产品、三维位置服务、全息商品展示等应用领域酝酿新的突破。

    3.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为电子商务拓展新空间

    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为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电子商务将持续在平衡城乡消费差距、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助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电子商务在工业领域发展提供创新载体,孕育形成互联网工厂、网络定制、创客平台等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流通方式创新和消费升级为电子商务提供融合发展机遇,电子商务进一步融入生活服务、医疗健康、交通旅游等领域;B2B交易服务正在优化重构产业链,整合提供交易撮合、物流加工、融资等供应链综合服务。

    (二)面临挑战

    1.电商意识不够强,需继续凝力推进

    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一些部门、一些企业、一些干部群众对电子商务知识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认识表面化、片面化,接受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的能力较弱,积极性不高。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存在个别部门热而其他部门冷的问题,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的策划征集速度较慢。大部分企业多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体交易之中,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没有充分意识到运用网销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停留在上网或者网站建设阶段;大多数行业网站仍处于供求信息发布等电子商务初级应用阶段,急需向网上交易模式转型。

    2.政策扶持不到位,需加大支持力度

    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机遇,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电子商务,但由于前期发展扶持引导不够,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自由发展,还处于小、散、乱、弱的状态。我市出台相关政策对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还不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缺乏成熟的商业环境。市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方面对明光市特色商家、传统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3.龙头企业不够多,需强化示范引领

    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仍停留在生存和经营的层面,市场竞争力不强,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回乡青年自主创业,场地小、规模小、名气小,影响力低,带动力不强,不能发挥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部分生产、加工企业也只是有电子商务意识,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而很多电子商务对于产品定位、品牌包装推广等没有自己的概念,多数企业在做电子商务,可真正做出名气的不多,带动作用不突出。

    4.电商品牌不够硬,需增强品牌声誉

    虽然我市有很多特色的农产品,也确定了主打产品,由于我市电子商务尚处在成长阶段,本土品牌的知名度、公众知晓率、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这也说明我市产品品牌效应还不高、产品附加值等有待提高,欠缺具备“明光符号”的农特产品,知名的电商品牌或电商产品较少,市域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尚未建成,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现在还无法发挥品牌在推动产品销售中的巨大作用。此外,大多数电商生产销售的农产品出现了同质化,没有注册专门的品牌商标,也没有把高质量的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区别开来,缺乏市场竞争力。

    5.服务平台不健全,需提升服务能力

    我市电商企业和电商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电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电子商务服务供给已不能满足需求。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框架,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效用很小,不能为电商及时准确提供咨询、政策帮扶、仓储、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电商的营运主要还是依靠企业、个体自力更生,很难从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得到有效的扶持和技术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的滞后使得我市电商在电子商务产业链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6.专业人才较匮乏,需补齐人才短板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我市目前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农户普遍年龄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在运用现代通讯工具,掌握现代信息方法上存在严重不足。从目前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来看,已经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大部分企业出现招不到人才的问题,尤其是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等行业中高端人才稀缺,招聘难度更大。另外受区域位置、产业氛围、发展空间等影响,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偏弱,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成为掣肘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的人才培养以企业自主培训为主,政府培训、院校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等方式未成规模。

    7.物流仓储较滞后,需降低配送成本

    由于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链条过长和过宽、农产品品质标准难以把控、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等,致使农村电商物流成本下降慢,高成本低收益导致农村电商单店利润低,经营户积极性低, 店铺逐步走向衰退。我市社会物流及“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从明光经济发展大局出发,顺应产业和消费升级趋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着力实施八大任务,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与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与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与居民生产生活改善紧密结合,更有质量、更有效率、又好又快地推动明光市电子商务工作不断深入,形成电商产业多维度、立体化、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既符合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又具有明光特色的发展道路,使电子商务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政府的示范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配套环境、企业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积极创造服务供给,综合运用政策支持、环境改善等多种手段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电子商务大产业的要求,加快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线上线下并举。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促进创新发展与规范监管协同,探索多领域、多模式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3.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规范发展

    坚持将创新创业贯穿于电子商务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培育和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活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鼓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形成管理体制协调、运行机制高效、监管手段到位、经营主体规范、法律体系健全的诚信化、法制化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秩序。

    4.坚持重点突破,促进跨越发展

    依托明光自身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生态的地方资源优势,一手抓培育,一手抓引进,促进一二三产业电商发展。聚焦现代农业、健康制造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发展战略,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注重地方品牌建设、先进技术应用、推广示范经验,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多层次、多形式的明光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发展。

    5.坚持环境营造,促进集聚发展

    紧抓市场机遇,创造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探索建设可信交易环境。以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创业园为引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物流、金融、人才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要素之间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吸引国内各大电商巨头、知名电商品牌、各类电子商务运营主体和关联服务企业及本地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园区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运转高效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

    6.坚持应用导向,促进转型发展

    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市经济领域的深入广泛应用,努力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服务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等协调发展,培育发展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网络经济,促进网络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限制,增强明光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建设“省电子商务优化升级示范市”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电子商务观念日益普及、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环境。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商贸流通、网络金融等服务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规模相匹配,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建成一批分布合理、运行高效、要素集聚、管理科学的电子商务集聚区。电子商务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75亿元,产业创新能力增强、集约化程度提升、地区竞争优势强化,全面进入电子商务经济的新时代和新征程。

    2.具体目标

    到2025年,预期目标:

    ——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到 2025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5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50亿元。 

    ——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全市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70%,电子商务应用覆盖全市各领域。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良好。打造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本地垂直类电子商务平台,培育10个以上传统行业转型电商的示范企业及本地网上知名品牌,打造8个电商特色小镇、15个电商专业村。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5000人以上,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显著优化。电子商务战略新兴产业战略地位基本确立,诚信有序、健康规范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基本形成。

    五、空间布局

    结合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础与产业发展优势,结合区域发展需要,按照“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彰显特色、集聚发展”的原则,瞄准未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明光电子商务产业影响力和辐射力,着力打造1个城区、4个中心镇、9个一般乡镇、35个中心村(新型社区)(简称“14935”)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

    1个城区:即明光城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综合服务配套,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明光市电商产业园内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着力建设明光电商展示馆、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项目,开展电商培训、电商直播、电商网点建设和电商企业培育,孵化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核心区。

    4个中心镇:潘村镇、女山湖镇、涧溪镇、张八岭镇。高规格建设重点镇电商服务中心。根据各个中心镇自身发展特点,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错位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多布点的电子商务发展布局。潘村镇围绕镇域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发展基础,完善优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积极引进知名快递公司入住。女山湖镇依托镇域丰富的水产和旅游资源,完善提升O2O线下体验馆,通过与旅行社合作,网销大闸蟹、芡实、菱角等水产品。涧溪镇依托艾草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三农”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张八岭镇利用便捷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围绕“生态张八岭,悠闲旅游地”,大力发展“儿童研学+旅游+电商”模式。

    9个一般乡镇:管店镇、三界镇、石坝镇、自来桥镇、苏巷镇、桥头镇、古沛镇、柳巷镇、泊岗乡。依托各镇优势资源,积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电子商务企业。推动甜叶菊、山芋、花生、土鸡蛋、水蜜桃、葡萄、籽瓜、西瓜、粉署、萝卜、马铃薯等特色农副产品“触网”工程,形成集产品培育、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企业创新、大众创业等多功能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35个中心村(新型社区):明南、明西新型社区和34个中心村。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立农产品特色馆、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加快推进“智慧乡村”、淘宝村建设,延伸农村物流配送区域,形成与主城区遥相呼应、与各镇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多层次格局。

    、重点任务

    (一)壮大电商经营主体,激活电商发展新动能

    1.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探索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吸收先进经验,大力建设电商产业园,实现借船出海、借力发展。重点支持明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京东商城•明光服务中心、京东商城•明光馆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精选明光名优产品及龙头企业、电商企业(网店)入驻。积极引进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商,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对电子商务创业群体提供软件服务、营销服务、运营服务、仓储服务、支付服务等,带动培育本地电商企业发展。

    2.加快培育专业电子商务企业。利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发挥明光已有电子商务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基础好、潜力大、成长快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区域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发现商业模式清晰、团队执行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电商平台式创业项目,依据市场规律,为其提供资本服务,努力培育出我市本地的电商小巨人公司,并推动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加快培育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专业化电子商务外包服务,降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本。依托明光现有资源,为重点平台型电商企业提供配套资源支持,充分实现资源有效连接,为平台电商企业发展创造必要的成长条件。

    3.推动传统企业电商化。加强对传统企业的分类指导,引导传统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商”。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其行业带头作用,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规模发展,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电子商务的市场占有率、深化电商应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发挥行业优势、扩大市场腹地、打造示范标杆。积极引导传统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生产加工业通过利用京东商城、邮乐购、供销通、苏宁易购、1号店等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业务范围,创新销售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整合,拓展销售渠道。围绕地方农特产品、文化旅游资源,开展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消费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业务。

    (二)加强电商载体建设,构筑电商发展新支撑

    1.提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依托明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按照“产城一体、差异发展”的原则,建设集商品贸易、物流仓储、融资支持、研发创意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楼宇经济。加快推进明光广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2.大力建设本地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专业平台式电商企业创业发展,依托明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建设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引导及整合的引擎作用,带动我市电商产业发展。发展新媒体平台,根据本地市场需求,结合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支持本地移动平台、新兴媒体开展 O2O 业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电子商务行业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为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撑。

     

    3.打造电子商务特色集聚区。结合我市构建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依托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加快实施“互联网+”产业龙头企业的改造升级,打造以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商、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商等落户园区,配套完善咨询、设计、营销等专业服务和金融、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形成良好的电子商务生态环境。

    (三)优化电商生态系统,营建电商发展新生态 

    1.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将明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以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电商资源,吸纳工商、统计、税务、商务、质监、食品药品、安全等行政管理信息,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多层面的信息发布、产销对接、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信用管理等综合服务,打造集生产、经营、消费为一体的统一、开放、共享、共赢的“大数据、大整合、大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全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打造电商特色行业服务平台。依托明光省级电商产业园,采取企业主导、市场化经营、政府支持的方式,鼓励我市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建设具备信息、交易、物流、支付、信用等全链条功能的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垂直平台,培育一批在明光市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服务平台,提高本市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3.搭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引进一批专业的整合式电子商务代运营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向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延伸,为缺乏电子商务人才或技术能力的传统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与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运营托管、物流订单管理等,解决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鼓励全市工业、商业、农业以及物流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拓展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进而形成全市内外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有效衔接、不同部门和行业特色平台协调发展的格局。

    4.建设电商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强化和完善电子商务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电子商务技术创新运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鼓励其向电子商务服务延伸,为应用企业提供面向电子商务的软硬件、系统集成方案及相关服务、网站建设优化等技术解决方案。加强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创新应用,为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和软件运营等外包服务,同时为满足各行各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对海量数据的需求。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研究机构,为应用企业提供资讯产品、交易等基础数据挖掘、处理、分析服务。

    5.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拓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展面向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在电子商务业务过程中的突发性、小型金融融资需求。鼓励本地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运用电子商务开展金融活动,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引进各类风投创投机构参与我市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融资服务,推动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积极引进并培育本地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探索适合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资本服务产品,构建安全、高效、便捷、创新的电子商务金融支付体系和资本结算环境。

    6.建立农特产品交易和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以明光农特产品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对产品进行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展示销售、加工代理、商业资讯、展会交流、行业论坛等服务。由政府职能监管部门,整合资源,建设明光农特产品原产地主要产品、特色品牌的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管、质量控制、生产流通溯源于一体的生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四)拓展电商应用范围,厚植电商发展新优势

    1.拓展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以区域内制造业龙头产业为依托,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电商新模式,为企业发展壮大开拓更广阔空间,提升发展竞争力。发挥昊昊蜂业、海春米业、永言水产等企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与国内外供应商、采购商之间的 B2B 电子商务无缝集成。引导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合作,参与网上信息发布、信息搜索和在线交易。对制造业龙头产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及外部第三方平台入驻,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联动健康发展。

    2.拓展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互联网+流通”建设,支持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对开展网上交易的流通企业、网上交易平台的搭建予以政策支持,推动实体交易与网上交易共同发展。以星光商贸城、徽商大市场等为载体,开展集安全移动支付、新型销售渠道、便捷消费模式等为一体的智慧专业市场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实体商场和虚拟市场互为补充的销售体系。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 B2C 电子商务零售企业,推动购物中心、住宿餐饮、连锁超市、批发零售、大型卖场等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网络零售,进一步发展网上下单、即时送货、就近提货的经营模式。

    3.拓展“三农”电子商务应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培训、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明光艾草”“明光绿豆”“女山湖大闸蟹”等的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双向互动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其成为农产品信息汇集、供需对接和价格发现的中心。以明光艾草产业园和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相关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探索形成农产品、旅游、休闲娱乐综合立体发展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模式。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开设网上旗舰店或专卖店或特色农产品展销网厅,促进大批量农产品网上交易。

    4.拓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紧紧围绕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网络营销平台。建立旅游服务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技术,及时收集和发布旅游信息,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整合老嘉山、女山湖、抹山、 跃龙湖、八岭湖等景区及明光剪纸、镂雕等民间艺术特色商品、餐饮、酒店等文化旅游服务资源,建立包含完整文化旅游要素的资源数据库和具备在线交易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以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开发具有乡土人情的休闲农业产品,依托微信等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形成别具一格的休闲农业品牌。

    5.拓展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应用。以明光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设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水电、煤气、通信等公共事业服务的查询与缴费。开展“互联网+菜篮子”服务工程建设,推动鲜活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丰富居民菜篮子商品采购方式。创新“农超对接”服务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流通”优势,激活农产品流通活力,推动“农超对接”工作机制化、平台化发展。鼓励发展家政O2O应用,应用移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推进家政O2O平台建设与推广。大力发展网络租车、网络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电子商务服务业。构建以社区为节点、覆盖全市的同城物流配送网络,破解“消费最后一公里”难题。

    (五)促进电商创新创业,释放电商发展新高地

    1.优化电商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园区的标准化建设,鼓励园区强化服务,大力发展特色园区,支持创业苗圃、专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着力吸引知名创客主体、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业主体、形成区域领先的创业孵化载体,注重草根创业、中小微创业的环境与土壤培育。构筑面向中小企业、创业团队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平台,推动传统生产企业的转型以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创客协会、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在电子商务集聚区建立创客空间、中小电商孵化器等创业载体,作为创业者进入市场的前沿阵地。

    2.积极倡导依托电子商务创业。强化电子商务对提高就业、增加创业的巨大拉动作用,顺应“互联网+”带动经济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的发展趋势,积极倡导电子商务创业,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吸引创业项目落户明光。通过创业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培训,创业导师帮扶、跟踪帮扶等措施,引导中小企业、个人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入驻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建立创业前有准备、创业中有支持、小企业能做大的创业体系,打造健康良好的创业生态链。支持企业自建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挖掘产品新内涵。积极引导外出明光人返乡兴业、返乡创业、返乡就业、返乡置业。

    3.大力发展电商创新创意产业。以独具明光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基于电商的创意思维相融合为核心价值,将创意文化融入旅游、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和农特产品的网络营销中,通过与知名电商和本土电商相结合,将明光剪纸、镂雕等本土文化包装升级、创新推广,为电子商务创意产业提供载体,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打造明光创意文化产业链。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和数字化创新软件,创建明光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创新孵化平台、软件测评中心、数字公共技术平台等,构建集软件、信息服务、数字创新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商务创新服务体系。立足明光本地特色资源,依托淘小铺、东小店等社交新零售平台,大力发展社交电商。

    4.主动探索“互联网+”新模式。立足阳新产业优势,积极引导电子商务相关群体探索“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引入众包、众筹等模式,打通电子商务更丰富、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积极探索C2M等新型销售模式。整合现有的卡、证、帐号、手机号码等资源,集成手机支付、身份认证、数据交换等技术,构建一站式移动生活服务平台。推动交通、社保、医疗、工商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移动应用领域开放,为市民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民服务,培养市民移动消费习惯。

    5.努力推动大智移云技术应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统称为“大智移云”,目前已演变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总称,成为新一代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支持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电子商务相关的新技术领域开展应用创新,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用管理、供应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开展产业化集成创新与应用;鼓励企业将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鼓励数据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国际、国内市场等商业情报数据,辅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升综合竞争力。

    六)强化电商品牌建设,打造电商发展新活力

    1.积极规划电子商务地方品牌建设。由农业部门牵头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督,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以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品质安全稳定。围绕明光文化旅游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由商务部门牵头广泛搜集农副产品、工艺品、工业品等,挖掘深层次产品文化内涵,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引导对售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提升产品档次品味,统一策划包装、设计、营销,实施品牌创建计划。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好与维护好区域公共品牌,结合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政府抓好市场监管、企业诚信经营、农户安全生产,以严格的质量标准将农产品推出家门。

    2.加强电子商务线下产品研发。结合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要求,精选明光特色产品,充分挖掘产品的内在文化,统一策划品牌、包装,解决产品单一、包装不规范、不符合电商物流标准等问题。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研制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将电子商务展示和营销与农业综合示范充分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优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流程和环节,研发适宜电子商务发展和物流配送的线下产品和服务。

    3.促进生态品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特色种植园、特色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园和特色观光农业园,结合电子商务的个性化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优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流程和环节,将电子商务展示和营销与农业综合示范充分结合,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积极拓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范围,以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超市、餐饮连锁企业等密切合作为基础,以明光地标产品为依托,以农产品信息发布、展示、交易、溯源和农业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打造覆盖企业、农户和消费者的价值链条,建立方便、快捷、实惠的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形成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效应。

    4.推动农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要求,以确保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坚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原则,以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市场抽样监测、市场准入准出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设覆盖面广、检测手段先进的农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质量指导中心,为农产品电子交易提供有力的质量安全保证。针对非农产品,开展检测与认证服务,鼓励有资质的质检公司向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产品质量认证服务。加强与淘宝、天猫、邮乐网、供销E家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密切与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及大型超市、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等合作,以农产品信息发布、展示、交易、溯源和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打造覆盖企业、农户和消费者的产业链条,建设明光农特产品原产地主要产品、特色品牌的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管、质量控制、生产流通溯源于一体的生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七)优化电商发展环境,释放电商发展新活力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围绕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以显著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设施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扩大社区、村屯入网端口,实现城区100%光纤到小区、到楼宇、到商户,在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缆覆盖,建成城乡一体、全市域覆盖、应用丰富的光纤宽带网络。加强4G、5G移动网络建设,率先在全市商贸中心区域实现高速无线网络覆盖,增强网络承载能力,提升移动客户端应用水平。支持电子商务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服务商和金融服务机构之间开展对接,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增加上网及通信资费计费透明度,努力形成实现企业和用户“双赢”的持续发展新机制。

    2.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建设我市电子商务标准和统计体系,加强对网上涉及行政许可的商品和服务监管,引导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公安、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文化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逐步建立统计体系、检测体系,形成规范的市场监测系统,对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商务良性健康发展。建立电子商务主体准入制度,对新开设的电商企业,强化登记备案,为建立信息档案提供保障。畅通网络投诉渠道,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大力打击合同违法行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完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3.营造良好市域网商文化。着力引进和扶持一批基础好、高素质的领军网商,提升网商群体的整体水平,争取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领军人物,促进商业文明进步。对产业发展创新、创造就业机会成效显著的企业,优先帮助其认定为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加大中小企业培训力度,扩大网商群体。

    4.促进电商诚信体系建设。制订商务信用建设规范,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展商务信用评价、认证服务。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交易信用档案,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强化社会公众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积极开展诚信示范经营者建设,加快建立诚信共享机制。开展诚信交易环境监测,提高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各种违规违法犯罪活动,避免无序竞争。政府的监管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相结合,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

    、重点工程 

    (一)电商升级集聚工程

    积极推进市域内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促进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等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高流通效率,拓展流通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强化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园区功能,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强化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和电商配套服务业集约发展。支持龙头工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增强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促进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发挥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专业化生产、协作配套作用,引导中小企业积极融入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购销体系,实现共同发展。鼓励潘村镇、女山湖镇、涧溪镇、张八岭镇、管店镇、三界镇等重点乡镇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充分利用特色商业区、产业集聚区、创业园区等现有资源兴办电子商务主题楼宇与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认定一批各具特色的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电商企业孵化工程 

    通过出台积极的电商引进政策、电商创业政策,配置有效的社会资源,对创业项目给予政策、资金、场地、税收等的优惠,搭建多层次的创业平台,全面助力大众创业,支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户明光,争取未来几年培育出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电商企业。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等的孵化示范作用,实施针对性培育服务,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投身到电商创业的大潮之中,加速创业企业成长。支持建立电商产业基金,引入国内、省内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择优挑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列为上市及后备重点培育对象,配套相应的扶持政策及资源支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咨询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组织推广作用,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数量规模。

    (三)新型零售推进工程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零售业将面临数字化再造,逐步形成更为高效的实体零售与虚拟零售无缝融合的零售业态——新零售,是供应链重构、品类重构、服务重构后诞生的新一代零售业。鼓励与引导市域内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大卖场、便利店等商贸流通企业,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通过线下向线上推送、线上向线下引流的循环来构建一体化营销体系。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打通线上线下,对供应链的上下游进行整合,实现实体与虚拟零售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的全面融合,追踪产品来源,及时核对制造商及其产品的信息,从而缩短上下游的信息沟通距离。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构人货场,实现在实体店试用、网上购买产品,网上订货、就近实体店取货等服务,利用AR技术创新来给消费者提供覆盖全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实现“新零售”的消费场景化。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定期向顾客推送相关信息,以及通过社交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加消费者购物的趣味性,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并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从而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

    四)跨境电商壮大工程 

    大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和产业链,着力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聚集区,形成第三方平台和自营平台同步推进、境内外电商共同参与、出口与进口并重、多种模式并存、线上线下有序结合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大力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加紧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奖励措施,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利用已有供应链资源,借助阿里巴巴、Amazon等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大力引进跨境电商项目,支持建设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管理体系,支持引导本市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加大明光产品境外销售的电子商务市场拓展力度。鼓励市域内物流配送企业与大型(国际)快递企业实施多元化合作配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打造高效快捷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五)共同配送整合工程 

    依托明光广大物流园,联合多家快递企业建立共同配送中心,以营业门店为载体,整合上下游供应商、服务商,组建市、镇、村三位一体物流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公众的末端物流配送及社会服务平台。结合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以“共同配送”为核心,打通电子商务配送“最后100米”,以高标准的服务实现快递与用户、社区、村的和谐统一,实现物流快递行业人员、网点等末端资源的高效整合。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配送效率,提升快递物流水平。支持快递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支持在农产品土产地和生产基地所在地建设大宗生态产品品牌产地仓储和集配中心,达到检测、预冷、分选、加工、冷藏、配货和信息平台等基本功能,推进农副产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满足地方电子商务发展需要。适时引进行业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进一步统筹推进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实现物流快递的智能调配和智能监管。

    六)营销宣传推广工程 

    整合明光市域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特色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宣传和营销,创建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逐步打造网络知名品牌。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大型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媒体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力宣传我市特色产品,强化明光地域品牌意识,形成“明光”品牌体系,提升我市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将其打造成全省、全国的名牌产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现实意义,提高全民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我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举措,增强企业投资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信心。树立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典型并加大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创业氛围,为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七)人才队伍支撑工程 

    以安徽省、滁州市和明光市已出台的人才政策为依据,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建立电子商务专家学者、企业家数据库,鼓励和扶持各类专业化人才投资创办电子商务企业,逐步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充分体现电子商务人才价值、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人才建设战略体系和工作保障机制,吸引和留住电子商务高端人才,优化电子商务人才环境。整合我市人社、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引进国内、省内知名的电子商务专业院校与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相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电子商务运营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加强电商从业人员实作性和技能性培训,切实提高电商人员实战操作技能,为电子商务产业链提供专业、全面、系统、实用的知识与应用型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通过电子商务协会,加大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交流活动。鼓励培训机构发展多层次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面向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培训。发挥好电子商务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积极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通过专场招聘会、赴外招聘、网络招聘等形式,为农村和企业引进紧缺电商人才。主动与高校对接,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为校园招聘吸纳更多高级院校毕业生加入市域电商的大队伍奠定基础,解决农村电商各类人才欠缺的难题。积极组织“电商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班”等活动,组织我市电商企业家前往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电商发展模式及企业运营成功经验。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领导,分解落实任务 

    市政府强化明光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负责全市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提出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问题,指导督查电子商务发展各项工作。对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进行具体分解,并明确到部门和乡镇,推进重点工作目标完成。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各乡镇要根据实施方案,建立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结合本地的产业状况和实际条件,制定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落实。

    (二)加大政策引导,提升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安徽省、滁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并切实落实促进明光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面向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电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设立财政专项基金,提高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资金总量和比重。落实土地、规划等资源要素保障,统筹规划安排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建设用地,重点支持电子商务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强电子商务相关培训宣传以及电商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监管平台、行业统计、诚信建设等工作。持续做好电商企业认定备案工作,加强对获得认定备案企业的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奖励国家、省、市认定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三)优化服务保障,加强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体系,规范企业和个人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发挥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税务、文化体育、旅游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行为,建立开放、公平、健康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秩序;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重点对制假售假、虚假标注、商标侵权、价格欺诈、以次充好、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合法经营和创新者权益。发挥市电子商务协会联系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桥梁作用,贯彻国家及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电子商务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电子商务相关工作任务进行督查考核,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氛围。

    (四)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发展氛围 

    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打造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坚持软硬件协同升级,全力营造优良的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各类项目绿色通道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先保障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落户以及重大电子商务项目的用地需求。整合闲置楼宇、厂房、仓储用房等,为优质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入驻兴办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提供保障。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打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商务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电商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