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明光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4-02-26 16:13
    【字体:打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明光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皖发〔202314号),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生态立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加快建设I型小城市,打造绿色涂料发展样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二)总体目标

    2027年,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前列,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进入全省30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三个高于,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皖北平均水平、高于滁州平均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长三角平均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放创新合作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更加紧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域与沪苏浙地区对接合作更加深入,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小城市。

    2035年,与全国全省滁州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融入长三角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全市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迈向新台阶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滁州市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

     

     

    专栏1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2

    2027年目标

    创新

    共建

    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1.43

    1.7

    2.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

     

     

     

    66.4

    70

    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3.34

    3.45

    4.当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25.3

    60

    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达到滁州平均水平

    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比重(%

    3.6

    5.6

    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82

    160

    8.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8

    10

    协调

    共进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长三角平均水平比例(%

    48

    65

    10.城乡居民收入比

    2.168

    2.1

    11.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4.8

    8

    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6.5

    60

    生态

    共保

    13.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32.4

    完成滁州下达目标

    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4.7

    完成滁州下达目标

    15.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

    完成滁州下达目标

    17.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降幅(%

    完成滁州下达目标

    开放

    共赢

    18.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亿元) 

    1.24

    2

    19.进出口总额占滁州市比重(%

    2

    3

    20.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0

    0.2

    21.全年接待游客量(万人次)

    237

    530

    22.境内首发上市企业数(个)

    0

    1

    民生

    共享

    23.长三角一网通办场景应用数量(个)

    124

    140

    24.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万元)

    1.06

    1.35

    2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21

    达到滁州平均水平

    2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

    完成滁州下达目标

    27.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74

    75

    二、构建全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全方位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以三区同建为重点,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合作,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一)推动产业承载平台建设

    1.高质量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抢抓皖北全面振兴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战略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实施工业五年倍增计划,推进光储新能源产业集聚、绿色涂料产业转型、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升级,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27年,全市产值50亿元以上链主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80家,光储新能源绿色涂料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责任单位:明光经开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投促局

    2.高站位推进宁滁结对合作帮扶。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相结合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高效、全速推进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建设,学习借鉴苏滁高新区、苏宿工业园区合作经验,多模式探索形成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激发我市内生发展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明光经开区、张八岭镇

    3.高标准推进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强规划政策协同编制、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跨界合作,打造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27年,基本完成5平方公里起步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盱眙县形成凹凸棒基产业错位发展机制,推动以凹凸棒基新材料为基础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分类承接下游产业,逐步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支撑、上游与下游相互拉动、集约与集群相互补充的集聚发展大格局。招引落户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明光经开区、市投促局、涧溪镇

    (二)推动县域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高频次参与南京、合肥都市圈建设。抓住与南京市结对合作帮扶契机,以合作园区为重点,在干部人才交流、项目资本对接、产业科技融合、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文旅产业合作、民生领域共享、人力资源协作、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境共治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持续拓展合肥都市圈合作深度和广度,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和联动共享。依托我市生态资源和农业优势,打造一批面向南京、合肥都市圈城市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康养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投促局

    5.深度链接沪苏浙城市。立足明光特色优势,找准发展方向,创新链接路径,全方位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园区、高校院所等深度合作,广泛开展双向考察、互派学习、合作论坛等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学习交流,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补齐发展短板,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明光经开区、市科技局)

    专栏2三区同建行动

    明光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行动。全面对标沪苏浙,实现发展大提速、总量大倍增、质量大提升,不断提升亩均效益,冲刺全省30强。到2027年,园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4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适时启动经开区、化工园区扩区工作。塑造园区产业优势。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到2027年,初步形成以新能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为支撑,多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培育链主企业2家、上市企业4家。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管委会+公司改革,激发园区发展内生动力。到2027年,久天集团总资产达100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年经营收入突破3亿元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明确年度目标任务,逐步解决低效用地情况,通过嫁接新项目、协议回收、司法拍卖等方式,2024年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

    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培育行动。结合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江宁开发区合作,完善合作运营模式,进一步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共建机制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推动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到2027年,园区规上企业达40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新建园区主干道路网约16.2公里及相关配套设施、日处理能力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所各1座。合理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做好产业衔接配套,推动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建成,招引入驻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10

    明光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修复生态环境等,到2024年,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任务基本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改造提升工矿区道路64.5公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0.45平方公里,建立完善接续替代产业平台3个,力争将明光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为省独立工矿区示范项目。

    三、全面增强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省级创新型县(创建为抓手,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加强科技创新跨区域合作

    6.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大学大院大所大企的紧密型合作,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检测认证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体系,大力引进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载体。 新建、整合和提升一批研发设计、分析测试、试验验证等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共享服务平台,完善技术转移平台,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推进上海交通大学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合肥学院、滁州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明光技术转移分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创新平台提升发展打造明光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引领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明光经开区

    7.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技术现状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以突破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关键材料、核心工艺等技术短板为目标,持续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善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联合攻关机制,解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节点重大技术难题。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明光经开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投促局

    (二)协力推进科技产业融合

    8.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与沪苏浙地区科创+产业合作,推动研发制造飞地等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参加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完善政产学研用金服务体系积极参加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推动研发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责任单位:科技局)

    9.建设重大产业化服务平台。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导入上海和国际化的创新资源,推动创新主体同频共振,搭建科技交流桥梁。发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双创券”平台作用,借力长三角优质科技服务资源,支撑企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科技局)

    10.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坚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行业龙头科技型企业建设。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储备和认定,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0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培育一批核心技术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责任单位: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局)

    (三)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1.加强人才引育聚用。推深做实滁州市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举办智汇明光系列人才活动,面向长三角高校院所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推进明光籍人才回归。加强与沪苏浙院士对接,推动设立院士工作站。用好政策支持,力争5年内新建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切实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

    12.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对照沪苏浙,提升人力资源产业服务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高端人才、人力资源产业服务。打造专业化运作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共享服务和交流平台,创建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全提供人才服务。推进建设光伏行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新能源技工学校年培训人数超1500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

    专栏3长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建设工程

    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做好人才政策兑现四即四享,认真落实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分类认定办法。积极开展智汇明光系列活动,坚持以产聚才、以教育才,扎实推进四链融合发展。

    抓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积极推动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到明光开展技术指导和产学研合作。围绕百亿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企业家到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赴高校开展千企百校行活动,招引青年俊才。

    建设高能级磁聚人才平台。扩容升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建设优质企业承载平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高层次人才引进。

    营造一嘉亲人才发展生态。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更新在外有影响力明光籍人才名录,做好回嘉计划。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浓厚氛围。

    2027年,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0万,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3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超160家,专精特新企业数超80家。

    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双招双引为主抓手,深入开展主导产业链固链强链行动,立足产业基础,发挥区位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协作,不断提升在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嵌入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13.主攻重大项目招引。瞄准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和重点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生态招商和应用场景招商。一手抓招大引强,全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牵引力强的产业链头部企业,确保在百亿产业项目招引上有新突破。一手抓延链补链,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强与沪苏浙资本平台对接,整合利用我各类产业基金,与沪苏浙共设基金,共同开展产业项目引育。责任单位:市投促局、市财政局、跃龙集团、久天集团

    专栏4长三角产业辐射腹地建设工程

    建强合作平台。持续深化与沪苏浙地区对接合作,全力推进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等平台建设,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的核心区块、战略平台。持续完善平台功能配套,加快重点产业引进集聚。

    加大要素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权同价,深化标准地改革,整治工业低效用地。全面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国债等领域项目申报争取,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等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对标长三角一流、省内先进,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举措,深入开展助企行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大力帮助长三角转移企业解决用工、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需求,以一流一嘉亲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项目招引。积极承接沪苏浙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强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上海青浦工业园绿色涂料等产业合作,瞄准新兴产业风口,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链头部企业,确保每年都有50亿元、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

    202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光伏储能产业涂料产业均破百亿中国绿色涂料之都名片进一步擦亮;高端电子信息、凹凸棒基新材料及绿色食品等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14.加快战新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沪苏浙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力促新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明光落地生根,推进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加速形成。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统筹力度,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企业,不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质升级。202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55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5.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加大设备更新投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坚持龙头+配套,实施优势企业壮大行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推动长三角制造业跨区域组团发展,共同打响长三角制造品牌。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6.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把握科技变革大势和消费升级趋势,前瞻布局生命健康、低碳能源、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促进更多新兴产业资源集聚。培育壮大新三样产业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专栏5新三样产业建设工程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在明光布局,扩大产品供给、扩容优质企业、扩张市场应用,延伸布局后端服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

    动力电池产业。招引具有产业带动力、创新引导力的链主、链上企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坚持以商招商,拓展招商资源,加大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配套领域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引进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提升产业链集聚水平。到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15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紧紧围绕滁州市新能源汽车“第三城”产业定位,持续深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专用车产业,开展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项目招引,推进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合作,持续拉长产业链条。到2027力争汽车产业链产值60亿元。

    (二)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17.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每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能。立足资源禀赋,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小麦、玉米、山芋、大豆等优势农产品,推进艾草、水产养殖、蔬菜、甜叶菊、绿豆等特色产业发展,争创一批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扎实推进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类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8.提升农产品品牌力。围绕水稻、生猪、家禽、肉牛等农产品,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三产融合,打造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推进渔业振兴行动,打响女山湖水产品牌。抢占预制菜产业新风口,继续举办长三角预制食材购销大会,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科技化、规模化、集聚化、链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强化区域化品牌创建,加强明礼嘉品区域公用品牌、跃龙顷澄等企业品牌建设及运营推广争取打造更多覆盖全区域、全品种、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跃龙集团

    19.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产后的分级包装、营销和品牌建设,深化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强与头部直播平台、团队、公司合作,培育一批电商强镇。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智能物流等农副产品现代物流设施和平台建设,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抢占长三角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专栏6长三角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程

    在深挖特色上下功夫。立足资源优势,重点支持明光艾草、绿豆、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大资金扶持,做好安徽农交会、全国农交会、全国优质农产品展、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产品参展工作,鼓励企业走出去,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切实建成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面袋子”“菜园子”“果篮子”“肉摊子”。

    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突出农产品产前源头治理、产中全程监管、产后质量追溯三大重点,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检打联动和标准化生产同步推进,狠抓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长三角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

    2027年,新创建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每年销往沪苏浙地区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超5亿元。

    (三)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20.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面实施‘旅游+’战略,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供给,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提升旅游信息化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X”型老嘉山江淮分水岭旅游线,“O”型环女山湖旅游线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老嘉山、女山湖、黄寨草原、女山地质公园、九道湾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打造长三角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

    专栏7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

    打造旅游产业发展高地。重点打造老嘉山休闲康养度假区、九道湾公园、抹山风景区、黄寨草原景区和女山地质公园等旅游产业新高地。

    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培育一批乡村精品旅游示范村打造乡村后备箱工程基地发展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创新宣传推广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线下传统营销等方式立体化打造“嘉山秀水,自在明光”旅游品牌;全季节开展旅游节事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发游客消费潜力,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2027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超5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3亿元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文化特色鲜明的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2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构建水路铁空四位一体的物流大平台,谋划建设明光铁路物流园、津里港口物流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公铁水联运模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实施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区域现代物流枢纽。持续提升物流设施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完善物流枢纽体系,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载体,强化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快递物流功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局

    22.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布局、集群发展思路,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积极引进服务业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服务业产业集群。聚焦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平台型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打造平台经济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四)合力建设数字长三角

    23.提升数字基础支撑能力。配合推进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工程,部署一套核心路由器市到县链路,推动政务外网IPv6规模部署全覆盖,利用政务外网的承载和拓展能力延伸,实现政务外网的一线接入、按需访问。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联盟,推进数据要素发展,发挥跃龙地信公司优势,促进数字场景、数字智治建设。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跃龙集团

    24.联合壮大工业互联网集群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全功能的平台体系聚焦光伏等重点行业,培育1个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诊断工作,鼓励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每年推动10家以上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诊断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五、共筑长三角高水平基础设施网络

    坚持适度超前、协同推进,着眼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促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25.加快建设大通道。以构筑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综合交通体系为导向,持续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际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加快建设畅通、高效、集约、智慧的现代水路运输体系责任单位:交通局)

    专栏8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

    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明光至盱眙高速、扬州至淮南高速,2027年境内高速通车里程达138公里以上。

    国省干线。加快G104明光段改扩建,开工建设S209(涧溪津里港涂料产业园)S209苏皖交界至紫潘路建设工程(泊岗大桥连接线)泊岗淮河公路大桥

    铁路机场项目。加快合新高铁(明光段)建设,建成合新高铁明光西站。通用机场建成运营。

    航道港口。推动七里湖航道开发;加快七里湖津里港码头、滁州港明光港区津里作业区码头等项目建设实施淮河干流、七里湖等航道疏浚工程

    (二)增强能源水利保障能力

    26.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积极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积极鼓励用能大户企业参与绿证市场、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协同。强化能源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能源保障预案,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责任单位:发展改革

    27.加强供水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安徽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池河防洪治理等前期工作,全面提升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筑牢防洪保安网。以淮河、池河、南沙河等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加快引淮济明工程、七里湖控制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石坝水库灌区、东西涧灌区、杨洼电站中型灌区、燕子湾水库中型灌区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崔家湾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六、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持续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一)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28.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加强与重点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对接,提升跨境电商进出口竞争力。鼓励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广交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积极培育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等特色对外开放载体,搭建对外交流宣介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外事和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题培训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二)增强外贸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29.推动外贸提规模优结构。提升经济外向度,推动光伏、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主动承接外资外贸产业转移,招引一批大进大出贸易体量足、低进高出科技含量高、承东启西辐射能力强的外向型项目。加大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加强外贸企业信贷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促局

    30.共建高能级开放平台。依托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与虹桥安徽基地协作,推动人才等要素高效集聚,更好发挥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桥梁、展示形象的窗口作用。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新规则,向企业宣讲RCEP外贸及国家和省、滁州市各项政策,协助企业申报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促进外贸企业扩能增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三)加强外资吸引利用

    31.推动更多领域开放和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继续推进长三角地区外资企业登记涉及的外国企业、公民公证认证文件互认共享以及跨区域人才互认。鼓励外资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以及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

    32.积极培育外资企业发展持续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扩容增效、创新发展,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徽动全球行动,支持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展会,大力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贯彻落实省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实施方案,加大外资招引力度,确保利用外资、进出口等指标保持滁州市前列。责任单位:商务局、明光经开区、市投促局

    七、加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明光样板,合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三角。

    (一)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33.加快构建一河一湖一岭生态空间新格局。加快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沿淮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开展女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提升女山湖及周边地区生态保护质量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产业发展,依托明光林业生物经济产业园促进栎炭生物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承接长三角地区林业产业转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青梅蓝莓等产业规模,实现林区美、百姓富。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4.提升乡村发展品质。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扎实推进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造一批有风韵、有风光、有风景的特色生态乡村。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五清一改,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抓好农药化肥减量化、绿色化等工作。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35.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消除重污染天气攻坚行动,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高PM2.5和臭氧跨区域协同控制水平,积极应对长三角区域污染加剧趋势。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协同治理经验,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精细化管理,持续削减排放量。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

    36.推进长三角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联合治理。推进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化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配合做好长江十年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组织实施池河明光段水生态保护修复、七里湖流域综合治理EOD项目,跨界水域实现山青水美的自然景象。强化坚守断面保碧水专项攻坚行动,推深做实一断一策,确保断面水质达标,全面消除劣类水体。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

    37.持续加强固废危废联防联控。落实区域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监管信息互通共享。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合力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坚决杜绝洋垃圾入境。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

    (三)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38.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争取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低碳零碳负碳项目建设,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建立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绿色生活创建,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

    39.联合实施碳达峰行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分领域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居民生活、科技创新等行业碳达峰行动,筹建碳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积极参与碳汇经济和碳汇交易,融入长三角区域性绿色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探索参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

    八、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着力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推进与沪苏浙重点民生领域资源共享,提升全人民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40.共享教育长三角。加强与南京等地区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每年派遣学校校长和优秀教师赴沪苏浙交流学习引进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加强与长三角大学、职业院校交流合作,吸引长三角学校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滁州机械工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优质专业,申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责任单位:教体局)

    41.加强区域医疗合作。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等形式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各大医院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工作,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市中医院创成三级甲等中医院提升全市医疗综合保障能力在异地就医结算、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互认等方面形成协同推进机制,落实长三角区域药品、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制度责任单位:卫健委、市医保局

    42.推动文化体育合作。积极加入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机构联盟,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文艺交流、展览展示等共建活动,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共用。加强区域体育合作,举办系列体育赛事展会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教体局

    43.加强公共服务标准衔接。加强与沪苏浙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对接,推进服务领域项目、保障范围协同一致。推进长三角地区内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和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结算。对接一卡通平台,优化全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功能,打造长三角一卡通应用场景本地用卡环境,推动长三角全域持卡人享受同城待遇责任单位:数据资源局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

    (二)共建公平正义社会环境

    44.协同开展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鉴长三角区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协调联动加强县乡村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战化应用。推动长三角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同,加强跨区域劳动争议协同处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责任单位:委政法委、市人社局

    45.共同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加强长三角地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共享平台,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等专项活动。落实两保五对接”“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开展省内外劳务对接,引导沪苏浙回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家门口就业。加快培养适应市场用工变化的技能型劳动者队伍。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职业技能竞赛。责任单位:人社局)

    46.合作共建诚信长三角。积极争创信用建设示范城市。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信用+”跨区域守信主体激励场景创新应用。以交通运输、旅游、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领域为重点,逐步形成信用监管协同、监测预警互通的跨区域信用联合监管机制。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跨区域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加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治理,完善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协同办理机制,携手打造长三角地区信用合作样板。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

    (三)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47.提升城市品质内涵。融合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市民宜居、生态优化和文化特色,提升规划设计理念方法,构建集成、复合、融通、活力的城市新空间。全方位提升公共事业、公共场馆、社区服务、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管理水平,以绣花功夫精心营造优美、整洁、有序、温暖、便捷的城市环境。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发展中心

    48.增强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各类数据资源汇集能力,实现从各自为政到资源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全域治理网络。建成明光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项目,更新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完成水环境、城市易积易涝点、窨井盖、燃气等专项建设任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创新城市治理方式,鼓励市民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城管执法局

    49.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各类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摸排,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毗邻城市信息沟通和交流协作,建立跨区应急联动合作机制,统筹灾害事故跨区域救援。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大力构建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人员定位、智能巡检、承包商管理、安全培训管理等应用场景,对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已建、在建信息系统进行关联功能融合和拓展。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

    九、健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借助省市跨区域协调机制,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积极构建统一制度体系,开展制度创新改革试点,争做安徽省长三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区。

    (一)共建统一规范制度体系

    50.协同政策制定。两圈为重点区域,加强政策协商,推动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投融资、公共服务等领域政策衔接,逐步增强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51.推进标准化区域联动。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区域标准化活动。协助推进长三角标准互认采信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配合开展长三角区域标准研制,共享标准化资源。主动参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区域标准一体化试点。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

    (二)打造一嘉亲营商环境

    52.营造一流市场环境。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深化双对标行动,真正实现沪苏浙能办的事明光都能办。持续擦亮一嘉亲服务品牌积极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的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服务增值服务全面提升,创建皖北优质营商环境先行区。推进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携手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提升行动。责任单位:政府办公室)

    53.提升一流政务服务水平。加大与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部门交流协作,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窗口建设,梳理一批企业、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深入开展“局长换位走流程”,实现部分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持续做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公共便利共享。深化长三角政务服务主题地图应用,推动落实更多高频电子证照长三角互通互认。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探索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54.加强干部人才交流。会同沪苏浙城市共建党政干部和教育人才、科技人才、卫生健康人才、高层次技能人才“1+4”交流平台,加大互派干部挂职、跟班学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干部人才交流每年选派不少于10干部人才赴上海、南京等地跟班学习。责任单位:委组织部、市教体局、市卫健委

    55.健全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携手南京等沪苏浙城市,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责任单位:发展改革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确职责,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全域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二)强化推进落实。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工作调度和检查评估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街道作为责任主体,要强化担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清单化闭环式推进落实。

    (三)强化项目支撑。围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交通互联等方面,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各类要素资源,推进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金融支持,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水平。

    (四)发挥智库作用。用好长三角地区知名专家学者、高端咨询研究智库资源,联合开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完善政府与企业、社会的沟通交流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考核评估。建立全面对照学习机制,明确具体对照追赶对象,健全对照学习指标体系。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优化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全面反映一体化发展工作成效。

    (六)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宣传,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及时总结我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秀实践创新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此次公告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226日至326日,如有意见建议,请在征求意见期限内,在本页面下方“发表意见”处在线提交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市发展改革委提出。

     

    电子邮箱:mgfgw@163.com,   联系电话:(0550)813007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