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六稳”要求,扎实做好“六保”工作,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运行态势,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16.0∶28.7∶55.3。人均GDP 55805元,增长10.4%。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构成及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生产总值 |
273.4 |
9.2 |
第一产业 |
43.8 |
6.4 |
第二产业 |
78.4 |
6.5 |
第三产业 |
151.2 |
11.6 |
工业 |
54.6 |
6.0 |
建筑业 |
24.0 |
7.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1 |
6.1 |
批发和零售业 |
33.3 |
19.9 |
住宿和餐饮业 |
5.1 |
29.6 |
金融业 |
11.4 |
9.1 |
房地产业 |
21.8 |
7.9 |
其他服务业 |
65.7 |
9.2 |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增加值46.4亿元,增长6.8%。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2.1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05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00.18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油料面积18.9万亩,比上年减少0.39万亩;蔬菜面积5.2万亩,比上年增加0.21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68.57万吨,同比增长1.27%,其中,稻谷产量27.89万吨,下降0.14%;小麦产量31.92万吨,增长2.27%;油料产量4.38万吨,下降2.45%;蔬菜产量12.16万吨,增长4.2%;肉类总产量5.48万吨,增长2.2%;禽蛋产量2.24万吨,下降0.1%。水产品产量7.64万吨,增长1.5%。
主要农产品产量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增幅% |
粮食产量 |
万吨 |
68.57 |
1.27 |
油料产量 |
万吨 |
4.38 |
-2.45 |
蔬菜产量 |
万吨 |
12.16 |
4.2 |
肉类产量 |
万吨 |
5.48 |
2.2 |
禽蛋产量 |
万吨 |
2.24 |
-0.1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7.64 |
1.5 |
年末生猪、牛和家禽分别存栏14.4万头、0.87万头和395.6万只,全年生猪、牛和家禽分别出栏32.57万头、1.1万头和1353.79万只。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9.5 万千瓦,同比增长0.9%。农用拖拉机52777台,增长0.1%;全年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3.82万吨,下降0.26%;农村用电量26817万千瓦时,增长3.2%。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7.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1.7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1家,同比增长14.2%;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其中,国有企业下降8.1%,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2.1%,其他类型企业下降12.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
||
指标 |
绝对数 |
增幅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1.4 |
其中:国有企业 |
- |
-8.1 |
股份制企业 |
- |
9.7 |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
- |
-12.1 |
其他类型企业 |
- |
-12.8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销售产值增长6%;实现营业收入增长6.1%;产销率为95.3%,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共有54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目录,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3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8%,增加值增长12.6%;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36家,全年产值增长18.9%;年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0家,全年完成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2.4%。
年末,全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9家(当年新增入库1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5.8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4.2亿元,占总产值的79.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4.3万平方米,比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