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顶格推进。坚持招商引资高位推进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项目、主动谈项目、带队找项目,定期召开产业链链长会、企业家早餐会、双月座谈会,让客商看到诚心、坚定信心。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外出高位推进40余批次,拜访企业100余家,在滁接待客商40余批次,接洽企业80多家;各县市区和市经开区、苏滁高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3天,合计200多天,洽谈推进项目90余个。
二是突出招大引强。千方百计招大商。目前全市5亿元以上重点在谈项目100个以上;对投资额达百亿左右的项目,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推进制度,主攻新能源电池、光伏垂直一体化、半导体生产基地等产业龙头项目。千方百计招好商。选优配强43支县干招商小组,坚持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创新开展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成长型企业,以钉钉子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千方百计抓转化。在谈项目以高位推进、高效洽谈为抓手,实现快速落地;签约未开工项目以解决要素保障、行政审批及项目其他堵点为抓手,推动快速开工;投产项目以优化服务为抓手,推动快速达产达效。
三是突出产业招商。工作机制上,建立了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支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招商方式上,密切关注已落户企业在国内外上下游企业,吸引关联企业落户滁州,注重挖掘与行业、产业商协会的对接合作,先后举办中国国际涂料大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年会,正在筹办中国光伏大会年会。工作成效上,今年1—5月份,全市共引进八大产业链项目150个,占比70%,总投资12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70亿元的健康食品、60亿元的光伏玻璃、55亿元的大尺寸显示屏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
四是突出招才引智。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引进、使用和平台建设“四大工程”,今年重点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实施党政储备人才大招引、产业领军人才大引进、技能人才大招聘、人才服务千企大走访等系列举措。去年以来,先后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500多人,省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总数居全省第一。
五是突出优化环境。市、县两级均已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深入开展“双对标”活动,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做好用地、用钱、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营商环境18个子项指标中,11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四送一服”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2020年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考核中营商环境指标位居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