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保障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2-31 10:06
    【字体:打印

    今年以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医保信息化标准化等工作获得滁州市表彰,明光市医保窗口、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张八岭镇医保便民服务站分别入选省级服务窗口、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服务示范点。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调研滁州医保工作,对明光“特色极致服务1.0版案例”予以认可和表扬。现将今年以来医疗保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工作完成情况

    (一)医保基金运行平稳

    1.实现“应保尽保”。2023年全市参保人员54.5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1.62%,其中:城乡居民参保49.11万人,城镇职工参保5.47万人。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逐步提升:1—12月职工医保基金实际收入22589万元(统筹基金收入12807万元,个人账户收入9782万元),医保基金支出17217万元(统筹基金支出10388万元,个人账户支出6829万元)。目前,职工医保账面滚存结余基金2.44亿元(统筹基金5806万元,个人账户18599万元),预计统筹基金支撑6.14个月。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稳: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预计收入4.86亿元(扣除大病保险后剩余4.27亿元),1—12月支出45040万元。预计2023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账面滚存结余2.65亿元,预计统筹基金支撑6.8个月。

    (二)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一站式”即时补偿到位。2023年资助参保29506人,资助参保资金950.7万元。1—12月医疗救助一站式补偿101341人次,补偿金额3778万元,所有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均可即时享受医疗救助托底保障。

    (三)集采药品和高值耗材工作稳步推进。持续督导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国家1—8批次药品、省集采、省际联盟集采药品399种品规、采购数量943.55万片/瓶/盒/支、采购金额10430.78万元,平均降幅54%,节约医保资金7224.45万元。采购冠状动脉药物支架(起搏器、扩张球囊、血液透析器)、骨科(脊柱、关节)、人工晶体等耗材14.8万件(枚),采购金额1885.74万元,平均降幅84%,节约医保资金5841.07万元。

    二、重点和亮点工作

    (一)打造医保“心起航”党建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医保“心起航”党建服务品牌,树立“新医保”为民服务“新形象”,以“小窗口”展示党和政府“大形象”,办好人民满意医保,深入一线开展“三送”行动。一是送政策。组织“心起航”党团青年深入到1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5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家医疗机构以及34个快递站点等新领域,广泛开展医保政策宣讲,讲解医保报销流程、异地就医备案办理、慢性病认定等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医保问题。二是送保障。医保、税务和民政等部门高频无缝对接,在分类资助参保、医保脱贫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工作实现共享共治,今年分类资助特殊群体参保2.95万人,实现特殊人群应保尽保、“一个不漏”。三是送服务。以创建省示范点建设为引领,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打造“一刻钟医保服务圈”,创建省级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1个。将参保信息登记变更、参保信息查询、医疗救助手工(零星)报销、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等19项医疗保障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就近办理或代办,占到省公布的28项医保服务事项清单的6成以上。

    (二)着力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优化群众企业办事环境,创新服务模式等措施,推进医保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工作,竭力为参保人和参保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一是优作风。以医保行风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推动实现医保服务事项“一门进、一窗办、一单结”。医保服务企业事项有效衔接与融入为企“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局长走流程”等深度开门服务,通过转换角色、变换视角,“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二是优环境。医保窗口365天“不打烊”服务不断档。推行“7+2+4”潮汐窗口+接龙模式,业务高峰期在7个前台综合窗口基础上,增加2个潮汐窗口,前台“一窗通办”登记受理,提高了窗口的机动性和办事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4个即办后台与前台受理无缝衔接,前台受理后立即转交后台审核复核办理,当日办结件提高到95%以上,群众从取号到业务登记办结全流程控制在15分钟内。三是优机制。出台《明光医保极致服务1.0方案》,创新邀请监督、容缺受理、银医直联拨付等10项服务新举措。如:慢特病免申即享病种由省定的3个病种扩大到高血压并发症、甲亢等16个常见病种。将所有慢特病病种全部延伸到县级公立医院住院免申即办,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调研滁州医保工作,对明光“特色极致服务1.0版案例”予以认可和表扬。

    (三)着力提升医保基金管理质效。一是支付改革有效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统筹推进以DRG支付方式为主,以中医药门诊适宜技术门诊按病种付费、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精神病类按床日付费和肾透析类按病种付费为辅的“1+4”多元化复合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构建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二是基金监管有力度。把握医疗保障发展新形势、新变化,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助推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对全市269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责令改正31家,医保协议处理36家,对个人进行追回医保基金4人次,行政处罚8家,约谈18家,罚款和追回医保基金461.11万元(罚款191.17万元,追回医保基金269.94万元)。三是待遇试点有实践。率先开展省级慢性病待遇保障试点工作,制定了《明光市慢性病定额保障试点方案》,选择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脑梗死5个病种作为慢性病定额保障试点病种。通过慢性病定额保障试点,激励基层医疗机构切实做好慢性病防控管理,有效降低该5种慢性病住院人次,提高慢性病保障质量,同时较好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积极向省和滁州市医保部门争取,探索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提高需要长期护理照料失能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

    (二)探索实施慢性病防治一体化。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特病人数逐步增多,病种结构变化等带来的医疗需求变化,实施以慢性病防治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医疗和医保等平台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三)持续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医保支付范围,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精细化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持续完善三重保障制度,稳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同时,持续实施多样化医保便民利民举措,完善一刻钟医保服务圈功能,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在群众家门口“就近办”,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