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经济发展】【区域】《明光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05 08:57
    【字体:打印

      

     

    党中央、国务院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将滁州市确定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之一(规划纲要确定27个城市为中心区,其中安徽8个)。

    明光市地处皖东,毗邻江苏,处长三角连接中原的咽喉要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员城市、长三角经济带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特色节点城市,厚植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两大都市圈优势未来一个时期,是明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更高水平参与长三角分工协作,加快各领域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相比,明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经济总量与人均量较低、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短板较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做好扬长避短,借梯登高,借机谋划,借力兴业的文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系列决策部署,根据《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滁州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结合明光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着力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发展目标

    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上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与长三角中心区人均指标相对差距有明显缩小,城乡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协调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协作、城镇联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西部大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人均GDP与长三角全域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科创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圈,大院大所合作、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等取得重大成效,科技创新对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优势更加突出,创新平台、产业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完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物流体系发展水平不断增强,能源互联互通和互济互保能力显著提高,智慧应用城市加快拓展,水源调蓄和防洪除涝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及重点乡镇地区实现5G信号基本覆盖。

    ——生态环保共治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发展生态底色进一步渲染,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更加紧密健全,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和省市考核要求,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单位 GDP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

    障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便利化,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全方位融合发展局面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指数提升。

    ——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统一开放市场初步建立。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四最”营商环境全面形成。

    二、统筹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高标准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

    “西部大工业基地”作为滁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工业强市的新平台,承担着振兴皖北经济,促进滁州市经济增长和工业突破口的重任。

    充分利用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和新兴化,推动产业战略转型。1)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凹凸棒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着力延链、补链、强链,积极上门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项目,招引和谋划储备一批有助于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强化与定远盐化工、凤阳硅基材料的分工协作,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和规划机制,探索建立紧密型产业联盟。2)加大科技创新。围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模式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在基地建立分支机构。围绕基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3)强化资源管控。加强对凹凸棒、膨润土、玄武岩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整合矿权收储,加快推进凹凸棒矿权整合,促进凹凸棒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4)加强平台建设。加强明光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明光绿色水性涂料产业园(化工集中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四区联动”承接平台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能耗“双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园区承载力。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责任单位: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管委会(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涧溪镇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 西部大工业基地产业链

    积极抢抓“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机遇,依托明光市丰富的凹凸棒矿产资源,聚力打造“中国水性涂料之都”和“中国(明光)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基地”,让“黄金资源”产出“黄金效益”。加强产业招商,围绕资源精深加工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模式的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联盟,建设集研发、测试、成果孵化、产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在航天航空、军民融合等方面研发一批高端产品。围绕环保领域,通过与大院大所合作研发,实现凹凸棒在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家用产品中广泛应用。正在启动检验检测中心及中试基地建设,明光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道路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招引绿色涂料上下游龙头知名企业,全力打造国家级绿色涂料产业集聚区。实现凹凸棒产品触网销售,通过转变营销方式,推进凹凸棒新材料电商产业化发展,将凹凸棒甲醛吸附剂等家居产品直接推向市场。围绕环保吸附材料、水性油漆涂料、凹凸棒纳米材料、医药载体、功能性材料等凹凸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跟踪对接巴斯夫、霍尼韦尔、北新建材、北大先锋等凹凸棒下游企业。完善西部大工业基地工作推进机制,以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推进凹凸棒小镇建设、凹凸棒矿区建设,加快凹凸棒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凹凸棒产业集聚。

    (二)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

    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快毗邻县区的协作步伐、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努力构建规划、交通、产业、科教、服务、环境全面融入的发展格局。1)加快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谋划、争取和实施G345明光绕城线工程、明巢高速公路(明光段)、明光火车站改扩建、明光通用机场、S309明光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57明光段改建工程及明光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工程、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一级公路工程、S211定远-明光、G345明光-来安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办医,深化医保定点、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方面合作,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人才认定标准互认衔接,强化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领域联合管控。(3)巩固推进明光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合作。密切园区友好关系,建立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产业发展合作,互促项目落户,建立人才交流制度。(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 明盱高速项目

    明盱高速项目已列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和《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和《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全长70公里,明光段30公里,西接宁洛高速,东连宁徐(南京-徐州)高速、宁连(南京-连云港)高速,是蚌埠至连云港高速连接线,明盱高速公路将打通一横跨盱眙境内东至宝应G2京沪高速、西至G36宁洛高速并与G25长深高速相交的东西横向连接高速通道,是苏皖两省协商对接的重大事项,项目的规划建设对完善苏皖交接区域路网结构,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泊岗淮河公路大桥项目

    项目位于明光市泊岗乡和柳巷镇,项目区域内交通运输网络目前仍为县乡道为主,交通出行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项目建成后使得S209原(S257)、S313(原S306)、S121(江苏,规划国道G334)衔接成网,减少交通绕行,提高出行效率,在安徽明光-江苏苏北之间建立快速通道。明光市泊岗淮河公路大桥项目经省发改委皖发改基础【2015615号批准立项。项目是S257跨越淮河的重要控制工程,起点顺接S257,在桃溪村与苗巷之间跨越淮河,路线向北穿越泊岗乡,后在老窑经淮河故道大坝进入江苏省盱眙县,终点与江苏省G344衔接。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全长约1.86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主桥宽度26.5米,引桥宽度24.5米,沥青混凝土桥面。项目的实施是强化区域联系、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明光通用机场

    依据《安徽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明光通用机场项目已列入全省第一批通用机场建设规划中。初步选址位于明光市苏巷镇吉庄村,与市区直线距离12公里,公路距离15.5公里,机场等级为A1类通用机场,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2B。计划建设长1200米、宽30米跑道1条及配套附属设施,使用小型航空器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短途客、货、邮运输业务。与支、干线航空运输有效衔接,发挥通用航空拾遗补缺的作用,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打造通用航空大众化、公交化、平民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建设

    拓展合肥都市圈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1)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合新高铁(明光段)、明巢高速(明光段)的建设进度。2)加强产业协作。共同打造家电产业集群基地,推动家电产业地配产业发展,加快高端电子产业园建设;加强旅游、农业等产业接;开展重大产业推介、会展等活动。推进明光肥西园区共建合作,促进明光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3)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都市圈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和人才交流等专题合作,引导资源要素在圈内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协调联动,充分利用长三角人才、科技和资金等综合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1)打造新的增长极。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积极争取与长三角先发地区政府、开发园区、大型企业和科研所等建立常态化全方位对接机制,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2)加快平台建设。加快“6+2+N”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抢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机遇,为明光今后发展谋足空间。对集聚区承接沪浙中心区新型、绿色涂料以及机械装备、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产业转移项目,在保障建设用地、协调建设条件等方面积极寻求省级和国家层面支持,特别是积极寻求省财政资金“拨改投”试点。3)推动集群建设。认真谋划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发展思路,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争取平台建设、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大力实施稳企强企增企行动,争取一批项目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科技平台享受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制造业“单打冠军” 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实施“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稳妥推进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腾笼换鸟”“嫁接重组”,着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资源,推动形成新的生产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打造美丽淮河生态经济带

    打造南京北郊的滨湖花园度假城,城乡一体的山水田园生态市。苏皖边界区域交通枢纽,华东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产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材料产业和农产品基地。1推进工业强市。积极推进三棵树、南大星等投产企业扩能升级,全面加快衡光、嘉宝莉、保立佳等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推进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企业签约落地,聚力打造“中国水性涂料之都”,发展优势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新动能逐步形成。2打造全域旅游和旅游经济增长点。推进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以江淮分水岭岭背生态旅游风光点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旅游知名度与竞争力。3)推动生态发展。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增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林业,构建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强化森林管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稳固的明光生态屏障。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文旅局、明光生态环境分局、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科技,加强协同创新建设

    (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有效调动企业、院所、高校各方积极性,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加快协同创新机构建设。以创新政策为引导,吸引长三角企业、高校、院所来明光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2)加速创新集聚空间打造。以明光经开区为载体,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外部效应,打造产业研究院载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公共服务中心及高端孵化器,构建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3)加强创新信息平台搭建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建设明光信息平台,帮助企业提交需求信息,科研院所提交科技成果,通过信息平台自动匹配技术的供给与需求,实现科技资源供需对接,推动需求导向的研发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投促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融入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1)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加强与长三角“大院大所”和高校深度对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明转化;2)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科创型初创企业的支持政策。开展大院大所对接活动和技术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和利益共享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推动与长三角科技型园区建立伙伴园区,联合培养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创建良好的创新氛围,提升城市科技发展活力。1)培育创新素养。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举行专题讲座、院长论坛等,引进创新思想。2)增强全民创新意识。通过报刊、电视台、互联网媒体舆论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3)促进人才集聚深入推进“人才回流工程”,加快构建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为创新型市建设提供智力保障。4)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力度,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积极争取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种子投资基金等投资基金,努力引进、设立各项专项基金,为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配合制定区域协同创新政策体系,实施创新券互认工程。(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沪苏浙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补齐、壮大、拓展创新型现代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协同配套和错位发展,争创长三角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明确发展重点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以绿色涂料和凹凸棒新材料为核心,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为重要增长极的“双核多极”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培育数个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2)推进“龙头+配套”。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引导龙头骨干企业扩大核心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引导配套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提升产业集群在行业内的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3)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参与制定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配合支持省、市级基地多源多点对接创新资源,与长三角有关创新平台及长三角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强化“基地+基金”支撑体系,加快重大项目引进,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协同创新、竞争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管委会(筹)、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3  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绿色涂料。绿色涂料产业以明光市绿色涂料产业园为平台,围绕绿色涂料及延伸产业,在平台建设、产业承接、精准招商和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目标是打造水性涂料产业百亿集群。陆续吸引了三棵树、嘉宝莉、保立佳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现园区内主要生产水性工业漆树脂、多彩漆、真实质感漆、厚浆涂料等产品。园区深度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致力打造国内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的绿色生态示范园区。

    凹凸棒新材料。充分发挥明光凹凸棒的独特资源优势,推进凹凸棒新材料基础工艺与关键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凹凸棒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纳米材料、化妆品、新能源电池等高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带动一批高科技项目落地集聚,力争早日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凹凸棒新材料基地。

    (二)推动优势产业基地建设

    支持现有传统企业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企业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加快推动制造领域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示范,推动智能化发展。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发挥我市农产品主产区优势,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1)提升区域农产品供给水平。实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瞄准长三角地区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依托“智慧农贸”建设,加快构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抓手,着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强化主体培育,促进产业集聚和品牌农业发展。2)打造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充分利用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着力促进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现代农业示范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3)建立农产品展销物流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冷链物流、直销配送体系,建立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立健全地头到餐桌较为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聚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支持产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创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鼓励品牌共建共享。举办明光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积极参与长三角重大农产品展会,宣传明光优质农产品,提高明光农副产品知名度。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借力沪苏浙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服务业品牌化标准化,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1)打造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聚焦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推动布局优化和功能整合,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大做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建成特色明显、带动性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区域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2)推动服务业跨界融合。围绕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总集成总承包、会展经济、市场营销、制造数字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绿色节能等重点领域,实施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支持牵动性强的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示范企业,推动全产业链条整合创新。(3)推进服务品牌化标准化。积极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参与长三角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服务业重点领域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参与塑造长三角服务品牌。4)发挥物流基础性作用。编制实施明光市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发展定位,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持续培育物流主体能级,实施物流标准化工程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投促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4 明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围绕市域交通区位优势,重点以公路网、铁路网、以淮河黄金水道为依托,利用地方自然矿产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物流板块。

    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推广物流领域先进管理技术和运营模式,通过建设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信息平台,引导、支持中小物流企业进园入区,发挥物流资源集聚效应和共享优势。

    加快推进明光广大物流4A物流园区建设。积极谋划开展津里港口物流园前期工作。

    五、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一体化网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全局观念,将大交通、大水利、大能源、大工业理念切实融入到项目谋划等具体工作中,主动汇报、对接推进和向上争取。1路方面,由滁州市统筹,力争尽早完成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一级公路工程G345明光绕城线建设工程、S312明光段一级公路建设工程、S309明光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57明光段改建工程及明光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工程S211定远-明光、G345明光-来安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铁路方面,明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保障合新铁路(明光段)顺利施工。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高铁站场、交通换乘体系、高铁商务中心等项目。积极配合滁州市加快开展“蚌埠-凤阳-明光-滁州-南京”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蚌埠-凤阳-明光-来安-扬州”高铁线路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3水路方面,加快推进明光新港(润辉港务公司码头)等水运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开展津里港口物流园前期工作。4)航空方面,加快明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跃龙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区域能源互济互保

    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按照省统一规划,以增强油气供应能力为目标,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管网联通和开发合作。发挥新能源产业上的生产制造优势,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明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围绕淮河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补水利工程短板。继续加快淮河干流治理力度,实施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淮干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南沙河、池河流域治理,对鉴定为三类坝的中小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构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体系,参与区域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给机制,构建干支连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格局,围绕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谋划新建崔家湾水库。(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明光生态环境分局、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协同打造数字长三角

    协同建设新一代基础信息,建设高速信息网络。1)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5G基站布局, 积极推进我市5G网络建设进程,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2)促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协同,搭建互联互通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争取实现与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智慧水务,智慧农贸、智慧矿山、智慧泊车等开发应用,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3)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推动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加快融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5  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工程

    铁路干线:保障合新铁路(明光段)顺利施工,积极配合滁州市加快开展“蚌埠-凤阳-明光-滁州-南京”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明巢高速公路(明光段)建设,积极推进宁洛高速公路明光段四改八、明盱高速公路、S07徐明高速司巷互通立交连接线工程。

    国省道干线公路:G345明光绕城线工程、S309明光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57明光段改建工程及明光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工程、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一级公路工程。

    航空:加快推进明光通用机场建设。

    航道:推进明光新港(润辉港务公司码头)等水运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津里港口物流园。

    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规划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健全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1)实现城乡道路客运有机连接。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形成客车到村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紧密对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2)有序推进县城(域)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构筑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1)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建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2)整合城乡医疗资源。巩固提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成果,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定期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交流。完善基层卫技人员管理机制,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3)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场馆站设施布局,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加大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文化协管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发提供适合老年人、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

    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1)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落实“三权”不变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2)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加强城区、小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区和中心城镇转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打造一批新型城镇,提高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有序开发建设女山湖水乡古镇。3)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大力推进乡村创新创业,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打造一批如张八岭镇、石坝镇、涧溪镇等返乡创业园。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入乡转化应用。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盘活村集体“三资”,落实农业产业、扶贫等财政性资金村按比例持有政策,鼓励开展投资入股、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引导撬动工商资本投入城乡融合发展项目。4)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按照“一县一园一主题”原则,加快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入乡转化应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标准版”“升级版”,着力展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特色风貌。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乡村发展品质

    深入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提升现代乡村治理能力。1)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国凹凸棒特色小镇、三界军旅文化特色小镇等特色小镇为依托,将其作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五清一改”清洁家园活动,大抓“拆、清、治”,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目标”。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村。3积极创建省界美丽乡村示范带在苏皖交界地带,依托毗邻区山水相依、村庄相连、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推动跨区域美丽乡村合作共建、连点呈线。4)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国家文物保护工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挖掘嘉山抗日民主政府等红色资源,发挥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引领作用,创建一批乡村文化品牌。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5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互联网+农村社区”计划,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县乡政务服务向行政村延伸,引导建设一批城镇聚合型、中心村聚集型、强村带动型等新型农村社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扶贫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优化生态系统,落实生态环境治理联动

    (一)加快建设生态屏障

    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红线管控,共建生态美好新明光。1)构建稳固的江淮分水岭生态屏障。加快推进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明光段建设。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和提升生态功能。2)加强生态修复。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治为抓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力度,加强被损毁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切实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河(湖)岸线周边生态环境修复调查和摸底工作。制订沿河(湖)绿化方案并组织实施。3)切实保护耕地。严格补充耕地验收,加强设施农用地备案管理,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分类清单。4)加大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林东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责任单位:明光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聚焦重点领域防治

    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推动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1)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持续加强其它各类污染源治理。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完善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任务清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加强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申领与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城市建成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控制区划分。2加强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重点行业的废水排放和达标监控,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构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推进长江、淮河流域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持续改善长江、淮河流域水体水质,加快推进池河、南沙河、城市内河及农村黑臭水体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确保我市所有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切实保障水安全。强化农业灌溉用水保护,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确保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稳定。3)提升固废危废防治水平。推动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合作,建立涉固体废物单位清单,严控固废危废的产生、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提高固废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严格防范工业企业搬迁关停中的二次污染和次生环境风险,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固废危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统筹规划固废资源回收基地和危废资源处置中心,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补偿机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鼓励以市场化经营方式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形成处理的多样化。(责任单位:明光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联防联控体系

    参与健全区域环境保护监测预警、严惩重罚、责任追溯等制度,共同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建立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协调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强化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开展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落实重大活动空气质量协同保障,联合推进跨界断面水质联合检测和水环境质量信息共享制度,协作开展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协调机制。(责任单位:明光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一)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以明光经开区为依托,申建港口物流园区及口岸查验设施,发展中转、配送、采购等业务,形成公铁水联运完整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长三角区域重大展会活动,提升我市产品品牌影响力。1)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深度参与安徽品牌展会,提升我市产品品牌影响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品牌展会,加强投资促进和贸易合作。2)推进电商园区建设。打造省级电商示范园区,引导企业积极投入电商业务,延伸电子商务产业链。引导和鼓励长三角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市布局设点,引导建设电商物流基地。3)参与省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积极参与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在境外合作共建创新孵化机构、科技园区和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水务局、明光经开区管委会、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1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提高制造业产业链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引进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补齐、壮大、拓展产业链,积极承接企业返程投资,转化境外投资并购成果;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引进境外专业服务行业,有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积极稳妥引进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点展业;提升农业竞争力,积极引进国际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2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加强我市机械电子、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国际合作,鼓励服务业走出去。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参与长三角区域共同举办的对外投资推介、境外工程承包对接活动。支持企业与长三角区域企业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合作、组建联合体等方式“抱团出海”。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在明企业参加与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加强高端智库国际交流。搭建文化交流桥梁,推动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影视产品走出去。促进教育及青年交流。强化卫生领域合作,加强医疗人才、防治技术交流、高端医疗技术等领域国际合作,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挥明光籍侨商作用,积极组织参加“中国侨商安徽行”活动,鼓励海内外明光籍人士回乡投资创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投促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教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大通关一体化

    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高效便捷大通关。1)加快互联互通口岸通道建设。落实长三角地区大通关协作机制,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物流效率,配合省相关部门积极对接长江流域港航、铁路等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口岸物流协同联动。2)加快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推进通关数据交换、企业信用信息互认、监管执法信息共享。在省统一部署下,参与推动扩大长三角“单一窗口”跨区申报试点范围、上海“单一窗口”数据查询和统计对接。3)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序扩大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系统使用范围,加强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合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

    (一)对标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1)协力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共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构建跨区域政务服务网,强化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完善网上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文书归档、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等功能,设立线下“一网通办”服务专窗,实现长三角政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2)提升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进行帮扶,提升来明投资者便利度。加大本地区规范性文件清理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3)合力推深做实“四送一服”。持续为市场主体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开展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企业帮扶行动,有效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佳营商环境服务城市。落实落细“四送一服”联系包保机制,全市企业包保干部要持续深入帮扶重点企业(项目),开展入企调研、企业座谈、政策宣讲、要素对接、问题协调督办等帮扶活动,突出“四重一小”、深入开展“百名税干进百企”、“减税降费大走访”等活动,宣传惠企政策,加快政策落地,持续推进“点菜式”组团上门服务活动,对重点企业开展“点菜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科技创新等发展难题。持续推进“营养师式”服务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一企一策”帮扶帮办工作建议书。4)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持外资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开展执法监管。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人社局、市人民法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围绕涉企服务,强化监督检查,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1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对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负面清单,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和违规违纪问题,提升服务质量。2)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制定保障发展环境“十个严禁”,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划出“红线”。开通二维码投诉“直通车”,设立24小时投诉受理电话,保障企业合理诉求及时得到解决。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加强区域协作联动和标准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1)落实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配合制定并落实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财政对我市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市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沪苏浙的差距,努力实现与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衔接统一。(2)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落实医保异地结算机制,参与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制度,配合开展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互认合作,提高异地就医便利性。加快完善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强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监管合作。落实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同步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参与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3)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动城乡社区服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一体化发展。1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强区域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基础教育合作,积极引进长三角区域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共建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打造优质均衡的基教统一体。打造长三角产教融合的职教共同体,优化职业院校及专业布局,错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进滁州机械工业学校与长三角职业院校合作,搭建职教一体化发展平台。2促进文化交流合作。强化文化政策联动协同,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文化融通,系牢人文交流纽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各地革命文物等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三界军旅小镇、严集烈士陵园、石坝烈士陵园等的保护利用,促进红色文化发展。整合提升优质文化资源,依托长三角文化资源优势,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非遗、群众文化等系列交流活动,扩大民间文化交流,打响本土文化品牌。强化公共文化机构联通合作,参加长三角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联盟成员系列活动,相互免费提供优质文化资源,实现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深度对接。3协同打造健康长三角。推动长三角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共享、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制定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发展规划。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采取合作办医、设立分院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加强智慧医疗协作,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与省平台及长三角城市对接。开展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建立区域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公共卫生合作,健全区域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应急救援机制,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加强血液联协保障。加强医改联动,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建设,探索长三角药品和耗材联合带量采购。推进养老区域合作,搭建全市养老综合信息管理智慧化服务平台,共享区域养老服务信息,引导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区域一体化、养老从业人员资质互认互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布局,加强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共建公平包容社会环境

    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参与优化区域整体信用环境。(1)积极配合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影响区域安全稳定的重大事项的联测联警联防联动,开展社会治理联建联创活动,参与推动社会治理数据互联互通。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全域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2)配合落实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应急演练,推进区域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同城化。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3)参与打造“诚信长三角”。建立健全我市信用平台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参与共建“信用长三角”平台。全面落实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制度。积极推广“信易贷”“道德信贷”“税融通”等守信激励产品,推动信用产品应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保障措施

    强化党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全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导。强化保障落实,围绕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政策,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作出明光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研究审议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健全推进机制

    各市直有关部门、街道及乡镇是实施行动方案、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行动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落到实处。设立市场化、社会化专业推进机构,承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跨区域合作事项运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行动方案实施的指导,在相关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三)强化政策资金保障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创新、产业、人才、投资、金融等方面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对上争取各项政策,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改革举措的落地。政府引导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生态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处理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项目支撑

    积极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坚持扬我所长、主动作为,围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方面,持续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推进项目审批管理便利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金融支持,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水平。

    (五)抓好督促落实

    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台账,对各有关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调度、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协调解决实施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将有关部门落实方案情况纳入市委年度综合考核以及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各有关部门每年年底前要将落实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完善实施方案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市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