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民生工程简报2022年第7期

来源:明光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管理局)作者:市民生办阅读:发布时间:2022-04-08 15:34字体【  

明光市民生工程

 

2022年第7

(总第633期)

明光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48

【本期目录】

明光市“五个提升”站好民生实事新起点

明光市“三举措”扎实推进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

 

明光市“五个提升”站好民生实事新起点

 

近年来,明光市集中财力、紧扣需求、精细规划、多措并举,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牵肠挂肚和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牢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该市五个工作提升站好2022年为民办实事再出发的新起点。

一是学政策琢“工作”,提升本领办实事。“磨刀不误砍柴功”,学好理论和业务知识,杜绝本领恐慌,该市民生办不断充实自我,切实提升为民办实事本领。早在岁末年初,该市民生办通过集中和分散方式、运用线上和线下形式组织学习近年来安徽省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和各级领导相关讲话精神。结合本级五年来实施民生工程的成果,着重学习安徽省2022年民生工程政策,心系人民群众的“幼儿托育”服务、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助餐、就医服务等迫切需求,探索民生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

二是强举措重“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2021年在滁州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民生工程1000余篇,该市新的一年民生工程宣传再提标。结合各地年度各阶段中心工作开展民生工程宣传,做到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元旦、春节”期间运用“纸、扇、袋”、“民生访谈”、音频、视频等形式多样宣传民生工程政策,不断提炼民生工程做法、举措、亮点,加大对外宣传明光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

三是改作风调“规划”,提升效率建机制。该市按人大代表表决程序,确定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对标对表推进落实,完善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市作风办、民生办“部门协作”做好联合开展民生工程督查巡查工作。按季度开展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巡察、视察民生工程工作。采用“月积分制”推进全市民生工程实施,注重日常考核和过程考核,轻年度考核,把实施的民生工程抓实抓细。强化绩效评价运用,表扬年度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以奖代补形式补充民生工程工作经费,鼓励和推动民生工程工作深入开展,全面实施和推进民生工程工作。

四是用考核问“绩效”,提升资金杠杆率。2021年度民生工程工作圆满结束后,依据上年初制定的民生工程考核办法,该市民生办采取实地查看和材料送审两种方式,于今年元月份对市直民生工程各牵头单位和各乡镇街道2021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评在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在撬动社会资本,融入各方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新成效。

五是做实事赢“民调”,提升群众满意度。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在市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2021年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亿。其中配套本级财政资金3.33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3.33%。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快速推进项目实施,民生办会同作风办7月中旬开展全市民生工程督查,通报短板抓整改和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8月份亲自调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堵点、难点。9月份率先完成工程、培训类项目任务,获滁州市效能办通报表扬。在实施民生工程项目的同时,多维度宣传民生工程惠民政策,多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共管共享,赢得了群众口碑,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明光市“三举措”扎实推进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

 

为扎实做好2022年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工作,明光市总工会立足实际、精心谋划,全心全意做好民生实事,认真把精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及早开展入户走访调查。“两节”期间开展全市困难职工调查摸底工作,机关职工分组分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困难职工,摸清职工困难情况。2月份在全市企业重点摸排企业职工困难情况,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进一步扩大帮扶覆盖面,实施精准帮扶。

二是创新开展帮扶政策宣传。帮扶政策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借助“两节”送温暖、“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全省工会就业援助行动、“三八”大讲堂等重要活动,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惠民政策面对面讲解宣传;充分发挥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政策。

三是精准开展困难职工帮扶。两节”期间开展全市送温暖活动,为建档在册困难职工发放生活补贴,“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女职工关爱活动,帮扶救助困难单亲女职工。截至目前,开展生活救助61户,发放资金24.115万元。

 

报: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滁州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