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民生工程2022年简报第22期
明光市民生工程
简 报
2022年第22期
(总第648期)
明光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15日
【本期目录】
●明光市:“四好农村路”筑牢乡村振兴“腾飞跑道”
●明光市“三坚持”助推带量采购惠民生
明光市:“四好农村路”筑牢乡村振兴“腾飞跑道”
近年来,明光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取代砂土路通到家门口、通到田间地头,畅通了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向畅、由线成网,不仅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更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飞快发展,形成生态高效的特色农业长廊,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高品质的农村路网修到园区、景区、家门口,连上产业园、种植园、养殖区,为农村源源不断地带来人气、财气。织密了乡村“血管”,连通了乡村“血脉”,畅通经济“微循环”。路修好了,产业就兴旺了。如,近日,正值蔬菜采收的季节,在涧溪镇东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个个蔬菜大棚里,蔬菜鲜翠欲滴、绿意葱郁。务工村民们正忙着把刚采摘的新鲜大葱、白菜、萝卜等进行分拣、包装、称重,同时其他种植户也将自己种植的蔬菜采摘好、装好筐,打包装车。一车车蔬菜穿过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源源不断送往合作社,这里天天都有经销商来这里收购,且现金结算,正在忙碌的菜农们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很好地带动了周边村民走上致富路。
再如,明光市女山湖的大闸蟹、毛刀鱼;三界的土鸡、土鸡蛋;石坝三关的黑猪……通过快递、物流发往江浙沪等地。通过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城货下乡、乡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已成为现实,一辆辆满载农特产品的货车驶向远方,把本地特产送到远方千家万户的餐桌,交通的改善,疏通了乡村发展的“经络”,公路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起飞跑道”。
明光市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更注重一路一景一特色,突出红色文化元素,形成串联红色景点、彰显乡村风貌、体现人文特色的红色文化长廊。不断推动“四好农村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突出公路与周边景观、村落的自然融合,串联了成片风景,营造“路在景中延,车在景中行”的优质公路通行体验。同时,激活了沿线村庄,吸引了一批批游客自驾前往明光各红色景点游玩,并顺道到各个水蜜桃园、葡萄园等果园采摘体验,有力助推了旅游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目前,明光改造提升的“四好农村路”,已成为串联全域风景的“旅游路”、遍布乡间田野的“产业路”、通往家家户户的“致富路”,真正筑牢了乡村振兴“腾飞跑道”。
明光市“三坚持”助推带量采购惠民生
明光市医保局始终坚持“为民集采、集采惠民”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切实减轻广大患者用药的负担,保障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有序开展,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坚持为用而采,精准报量。安排专人对定点医药机构专职人员开展集采一对一培训,确保各定点医药机构熟悉各批次中选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填报流程、填报说明等,同时要求各定点医药机构立足上年度实际使用量,坚持“为用而采”的原则,科学测算本年度临床使用用量的基础上,精准填报预采购量。医保局严把审核关,对各定点医药机构填报数据进行核查,杜绝不报量或少报量。对出现年度差异较大、与实际情况不符、承诺函缺少签字或盖章等情况的,退回重报,并电话通知各定点医药机构,确保填报数据符合实际。
二是坚持过程管理,强化监测。通过全省集采结算监测系统,对各定点医药机构合同签订、履约进度、回款情况等实行全程跟踪监测,定期通报采购完成率、回款情况等,督促定点医药机构优先使用中选产品,严格落实按照采购量金额30%比例向药企预付周转金的规定,确保按期完成约定采购量并及时回款。对采购进度滞后、货款结算超时的定点医药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实地走访督导,视情况进行约谈,确保各定点医药机构严格履行采购合同。
三是坚持凝聚共识,落地见效。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明光市医保局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加强中选企业、配送企业和定点医药机构沟通联系,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集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及时足量供应。目前全市19家定点医疗机构参与国家和省际联盟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参与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参与率100%。同时,积极推动集采药品进药店,2家连锁药店参与省际联盟药品采购。截至目前,全市药品集采金额达到4549.59万元,集中耗材采购金额达到637.25万元,累计节约资金约4000万元,有效减轻群众的用药负担。
报: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滁州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