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快乐健身行动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市居住小区和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健身设施小区的配建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
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00公里,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10个,县(市、区)“五个一”,乡镇(街道)“三个一”全覆盖,建设“口袋体育公园”40个。实现城市功能、体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公共空间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基本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
1.强化规划引领。市及各县(市)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按照《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健身设施配建“菜单”。
2.加强县乡两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根据《滁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县(市、区)“五个一”,乡镇(街道)“三个一”全覆盖。
3.盘活可用资源。对已建公园,按照“能建尽建”原则,为所有具备条件的公园配建公共体育设施,完善公园内健身步道标识。在建和新建公园,应配建公共体育设施。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10个,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00公里。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高架桥下、广场、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一处一策,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健身设施,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4.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对已建小区,按照“应修尽修、应改尽改、应建尽建”原则,全面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科学布点。对新建小区,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并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对行政村健身设施,根据区域特点、乡土特色和居民需求,全面改造升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体育健身设施的维修保护。各地每年对辖区内体育健身设施进行摸底、统计,负责健身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每半年巡查一次,健身设施维修、保养费用由属地财政保障。
6.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实施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推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新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严格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以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7.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各地要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尤其是省十五运场馆,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监管,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
(二)提升群众健身普及水平
1.强化健身培训。加强对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健身气功、太极拳、轮滑、广场舞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2项运动技能,每年培训不少于7万人次。
2.丰富赛事活动。创建“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品牌。大力发展天长茉莉花体育节、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明光钱杆保健操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自行车系列赛等品牌赛事。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赛,每年参加赛事活动人数不少于35万人次。
三、支持政策
(一)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体育强省资金,综合运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区级支持比例。各地将有关资金需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二)加强场地供给。各地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制定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并向社会公布。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
(三)制定优惠政策。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地设施的意见,依法依规在税收、房租、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减免或补贴。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偿办法、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助政策。
附件:1.滁州市快乐健身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2.滁州市全民健身步道建设任务表
3.滁州市体育公园建设任务表
4.滁州市乡镇(街道)“三个一”建设任务表
5.滁州市“口袋体育公园”建设任务表
6.滁州市丰富赛事活动任务表
7.滁州市健身培训任务表
附件1
滁州市快乐健身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 |
重点任务 |
时限要求 |
责任单位 |
1 |
市及各县(市)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按照《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健身设施配建“菜单”。 |
2022年底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2 |
到2025年实现县(市、区)“五个一”,乡镇(街道)“三个一”全覆盖。 |
2025年底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3 |
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10个。 |
2025年底 |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4 |
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00公里。 |
2025年底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5 |
对已建公园,按照“能建尽建”原则,为所有具备条件的公园配建公共体育设施,完善公园内健身步道标识。在建和新建公园,应配建公共体育设施。 |
2025年底 |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牵头,市教育体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6 |
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高架桥下、广场、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一处一策,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健身设施,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
2025年底 |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牵头,市教育体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7 |
对已建小区,按照“应修尽修、应改尽改、应建尽建”原则,全面维修、升级、补建,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科学布点。 |
2023年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年实现全覆盖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8 |
对新建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 |
持续推进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住房和建设局、市教育体育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9 |
对行政村健身设施,根据区域特点、乡土特色和居民需求,全面改造升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
持续推进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10 |
各地每年对辖区内体育健身设施进行摸底、统计,负责健身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每半年巡查一次,健身设施维修、保养费用由属地财政保障。 |
持续推进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11 |
实施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新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以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
持续推进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12 |
各地要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尤其是省十五运场馆,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监管,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 |
持续推进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滁州体育馆、市文旅集团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13 |
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健身气功、太极拳、轮滑、广场舞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2项运动技能,每年培训不少于7万人次。 |
持续推进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14 |
创建“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品牌。大力发展天长茉莉花体育节、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明光钱杆健操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自行车系列赛等品牌赛事。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赛,每年参加赛事活动人数不少于35万人次。 |
持续推进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15 |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体育强省资金。 |
持续推进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体育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落实 |
16 |
综合运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区级支持比例。 |
持续推进 |
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体育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落实 |
17 |
各地将有关资金需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
持续推进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18 |
各地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制定《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并向社会公布,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 |
持续推进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教育体育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落实 |
19 |
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地设施的意见》,依法依规在税收、房租、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减免或补贴。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偿办法。制定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助政策。 |
2022年底 |
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
附件2
滁州市全民健身步道建设任务表
单位:公里
序号 |
县(市、区) |
2021年底步道长度 |
2022—2025年 每年新增 步道长度 |
新增合计 |
1 |
琅琊区 |
60 |
5 |
20 |
2 |
南谯区 |
76 |
5 |
20 |
3 |
来安县 |
59 |
7 |
28 |
4 |
全椒县 |
55 |
7 |
28 |
5 |
定远县 |
243 |
5 |
20 |
6 |
凤阳县 |
75 |
11 |
44 |
7 |
天长市 |
242 |
5 |
20 |
8 |
明光市 |
148 |
5 |
20 |
|
滁州市 |
958 |
50 |
200 |
滁州市体育公园建设任务表
序号 |
公园名称 |
公园地址 |
开工时间 |
预计建成投入使用时间 |
建设单位 |
1 |
明湖体育公园 |
南谯区滁州大道东侧 |
2021年 |
2022年 |
市重点工程 建设管理处 |
2 |
凤阳县武英体育公园(改扩建) |
凤阳县凤凰路以西 |
2022年 |
2022年 |
凤阳县人民政府 |
3 |
孝亲文化体育公园 |
天长市秦栏镇 |
2022年 |
2022年 |
天长市人民政府 |
4 |
九道湾体育公园 |
嘉山大道与滨河大道交叉口 |
2022年 |
2022年 |
明光市人民政府 |
5 |
来安县新城区体育公园 |
来安县新城大道来安中学南侧 |
2022年 |
2022年 |
来安县人民政府 |
6 |
苏滁体育公园 |
滨河北路与苏州路交叉路口西北侧 |
2022年 |
2023年 |
中新苏滁高新区 管委会 |
7 |
龙兴路绿廊体育公园 |
龙兴路两侧,含景观绿化、南辅道、桥梁和园路、园建等配套工程。 |
2022年 |
2023年 |
市重点工程 建设管理处 |
8 |
定远县泉坞山体育公园 |
定远县城区东北侧,东至上海路,南至山前大街,西至泉坞山大道,北至北京西路。 |
2020年 |
2024年 |
定远县人民政府 |
9 |
大墅龙山体育公园 |
全椒县大墅镇龙山项目区 |
2023年 |
2024年 |
全椒县人民政府 |
10 |
李湾河体育公园 |
琅琊区宝山路 |
2024年 |
2025年 |
琅琊区人民政府 |
附件4
滁州市乡镇(街道)“三个一”建设任务表
序号 |
县(市、区) |
乡(镇、街道)总数 |
2021年已建成数 |
建成率 |
2022年 建设任务 |
2023年建设任务 |
2024年建设任务 |
2024年 建成数 |
1 |
琅琊区 |
8 |
1 |
12.50% |
2 |
2 |
3 |
8 |
2 |
滁州经开区 |
2 |
0 |
0.00% |
0 |
2 |
0 |
2 |
3 |
南谯区 |
11 |
3 |
27.27% |
2 |
3 |
3 |
11 |
4 |
中新苏滁高新区 |
1 |
0 |
0.00% |
0 |
0 |
1 |
1 |
5 |
来安县 |
12 |
10 |
83.33% |
1 |
1 |
0 |
12 |
6 |
全椒县 |
10 |
5 |
50.00% |
1 |
2 |
2 |
10 |
7 |
定远县 |
22 |
17 |
77.27% |
3 |
1 |
1 |
22 |
8 |
凤阳县 |
17 |
6 |
35.29% |
5 |
3 |
3 |
17 |
9 |
天长市 |
16 |
16 |
100.00% |
0 |
0 |
0 |
16 |
10 |
明光市 |
17 |
15 |
88.24% |
0 |
1 |
1 |
17 |
|
全市 |
116 |
73 |
62.93% |
14 |
15 |
14 |
116 |
附件5
滁州市“口袋体育公园”建设任务表
序号 |
县(市、区) |
常住人口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合计 |
1 |
琅琊区 |
5 |
1 |
1 |
1 |
\ |
3 |
2 |
南谯区 |
6 |
1 |
\ |
1 |
1 |
3 |
3 |
滁州经开区 |
1 |
\ |
1 |
\ |
1 |
2 |
4 |
中新苏滁高新区 |
1 |
\ |
1 |
\ |
1 |
2 |
5 |
来安县 |
3 |
1 |
1 |
2 |
1 |
5 |
6 |
全椒县 |
2 |
1 |
1 |
1 |
2 |
5 |
7 |
定远县 |
6 |
2 |
1 |
1 |
1 |
5 |
8 |
凤阳县 |
3 |
2 |
1 |
1 |
1 |
5 |
9 |
天长市 |
3 |
1 |
2 |
1 |
1 |
5 |
10 |
明光市 |
13 |
1 |
1 |
2 |
1 |
5 |
|
全市 |
43 |
10 |
10 |
10 |
10 |
40 |
滁州市丰富赛事活动任务表
单位:万人次
序号 |
县(市、区) |
常住人口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合计 |
1 |
市直 |
\ |
3 |
3 |
3 |
3 |
12 |
2 |
琅琊区 |
410300 |
3 |
3 |
3 |
3 |
12 |
3 |
南谯区 |
372371 |
3 |
3 |
3 |
3 |
12 |
4 |
来安县 |
416048 |
3.5 |
3.5 |
3.5 |
3.5 |
14 |
5 |
全椒县 |
395633 |
3 |
3 |
3 |
3 |
12 |
6 |
定远县 |
671361 |
5.5 |
5.5 |
5.5 |
5.5 |
22 |
7 |
凤阳县 |
631934 |
5 |
5 |
5 |
5 |
20 |
8 |
天长市 |
603780 |
5 |
5 |
5 |
5 |
20 |
9 |
明光市 |
485627 |
4 |
4 |
4 |
4 |
16 |
|
全市 |
3987054 |
35 |
35 |
35 |
35 |
140 |
滁州市健身培训任务表
单位:万人次
序号 |
县(市、区)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合计 |
1 |
市直 |
1 |
1 |
1 |
1 |
4 |
2 |
琅琊区 |
0.6 |
0.6 |
0.6 |
0.6 |
2.4 |
3 |
南谯区 |
0.55 |
0.55 |
0.55 |
0.55 |
2.2 |
4 |
来安县 |
0.6 |
0.6 |
0.6 |
0.6 |
2.4 |
5 |
全椒县 |
0.6 |
0.6 |
0.6 |
0.6 |
2.4 |
6 |
定远县 |
1 |
1 |
1 |
1 |
4 |
7 |
凤阳县 |
0.95 |
0.95 |
0.95 |
0.95 |
3.8 |
8 |
天长市 |
0.95 |
0.95 |
0.95 |
0.95 |
3.8 |
9 |
明光市 |
0.75 |
0.75 |
0.75 |
0.75 |
3 |
|
全市 |
7 |
7 |
7 |
7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