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乘势而上谱新篇—明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滁州日报 阅读: 发布时间:2021-06-28 11:11 字体【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舒展今日明光画卷,一幅幅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城乡面貌不断刷新、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新图景跃然而出,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美好新明光款款而来……

近年来,明光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干则必成的信心决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创造了多项滁州第一、全省率先、全国先进,跑出了明光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时代答卷。

强工业 兴产业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工业强则明光强,工业兴则明光富”。近年来,明光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大突破推动经济大发展,以产业大提升加快发展大跨越,工业强市建设势头强劲,为明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指标较2015年基本“翻一番”,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21年3月,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涂料大会

“百亿产业”蓬勃发展。围绕“百亿绿色涂料、百亿凹凸棒基新材料、百亿高端电子信息、百亿光伏玻璃、百亿艾草”等“五个百亿产业”,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积极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着力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迅速形成规模。绿色涂料产业高歌猛进,三棵树涂料、嘉宝莉科技等32家知名绿色涂料及配套企业竞相入驻,绿色涂料产业园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集聚度最高的绿色涂料产业园区,获批省第一批化工园区,荣获“全国绿色涂料园区”“中国绿色涂料基地”“中国涂料行业‘十三五’高质量发展园区”称号,“中国绿色涂料之都”实至名归。凹凸棒基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获批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凹凸棒基产业获省政府单独发文支持,纳入国家非金属矿、国家建材“十四五”发展规划。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华铭达科技、云芯电子等一批企业“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升规”;6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再创“明光速度”“明光震撼”。光伏玻璃产业蓄势而发,九洲新能源光伏玻璃项目将于7月1日举行开工仪式。艾草产业异军突起,打造全国“三足鼎立”格局信心满满。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龙利得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浩淼安防成功挂牌新三板精选层,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明光酒业与古井集团战略合作,生产、销售、税收直线上升,全市经济“基本盘”更加稳固、“主引擎”更加强劲、“硬支撑”更加坚实。

抓项目 增后劲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在绿色涂料产业园、哥瑞光学、电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火热的建设、生产场面组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演奏着明光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和谐乐章。

哥瑞光学生产线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明光市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把重大项目招引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审时度势谋项目,主动作为引项目,坚定不移抓项目,以抢攻会战之势全力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达效,着力筑牢追赶跨越“更实支撑”,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形成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新态势。

强化项目招引,打造产业集群。明光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不动摇,围绕“五个百亿产业”全面开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招商,滚动实施“4321”年度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龙头项目、领军人才。从2019年到目前, 全市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为124个、82个、64个,协议总投资511亿元, 其中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7个,九洲新能源光伏玻璃、状元坊新经济产业园2个超50亿元工业项目签约落地;今年1至5月,绿色涂料产业园签约入驻项目达32个,总投资超140亿元,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驻项目达11个,总投资近30亿;重大项目招引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促进项目转化,增强发展动能。 明光全市上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以“4321”“158”目标为指引,以落实市工招园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为动力,以促进“三新”项目转化为方向,连续推出“日通报”、“周调度”、“二号业主” 管理、 政企对接会、前期手续最大周期预警等多项措施,有效促进了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女山湖特大桥

加快项目进度,提升发展质效。坚持把“三看三比”作为撬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引导主导产业加快聚集的主要抓手。接连推出开工一次性交底、项目现场“三查三问”、“十有”迎检标准、园区建筑企业“黑白名单”管理等制度,推动三棵树涂料、嘉宝莉新材料、哥瑞光学等近40个重点项目陆续实现达产达效,促进绿色涂料、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链“从无到有”“从缺到全”“从弱到强”。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明光样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落实举措,以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高地为指引,牵头陆续推出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公安机关与园区企业“日见面、两握手”制、企业用工定制班、园区道路冠名制等19项惠企、暖企制度,打造了“明光服务”金字品牌。探索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企业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和优化,给予了外来投资人更多的投资信心,也让企业家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耀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明光市还实施了城建、交通、产业、民生等领域重点项目683个、完成投资729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728个、资金50.2亿元;衡光新材料、明光新火车站、G104绕城线、女山湖特大桥等452个重点项目投产投用;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621个,总投资3763余亿元;明光通用机场、明徐高速桥头互通、明盱高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速推进,明光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滁州分会场活动、滁州市“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进会等一批重大项目现场会先后在明光举行,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抓特色 创品牌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一个个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迅速崛起;一座座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游人如织;一粒粒脱贫致富的希望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发成长……乡村振兴,明光运筹帷幄、步履铿锵。

围绕农业高质高效,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三湾两园一谷”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营,明光农业科技园区创成第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成金桥湾、潘村洼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驭景苗圃场、泊岗银杏基地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明光艾草产业园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持续做好“一棵菜、一棵树、一棵草、一盆鱼”特色农业文章,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3个,总数达165个,“明光艾草”“明光甜叶菊”跻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明光梅鱼”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桥头镇金桥湾现代农业产业园

围绕乡村宜居宜业,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擂台”,形成“明光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获胡春华副总理表扬肯定,“陆郢模式”“腰庄样板”等一批明光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围绕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实施“百企兴百村”行动,全市135个村与164个企业实现村企联建100%,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达22个,30万元以上村达38个,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85家,总数达2488家。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成150公里,柴郢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市”等称号。

抓创建 提品质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公共交通、道路桥梁四通八达,筑就城市发展的骨架;游园小品、城市景观各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城市街景常看常新;街头巷尾,抬眼可见的一抹“志愿红”,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明光坚持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力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坚持“精致秀美”“小家碧玉”城市建设理念,精心编制特色城市家具规划、城市主题小品规划等系列规划,全力打造“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声”的公园城市,投入105亿元,实施明光中学、嘉山大道上跨桥、南崇开元酒店等城市重点项目205个,建成区新增5.5平方公里、达3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55%;新建九道湾公园、迎宾公园等公园21个,增绿、增花、添彩490万平方米,打造景观亮化工程77个、“虾兵蟹将”“彩虹步道”等特色城市小品9个;征收房屋面积120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7700套、100余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4个,建成泊车位3.8万余个。因地制宜增加口袋公园、林荫活动场所,实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入园”,城市形象更好、功能更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多彩。坚持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区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全面展现“多彩明光”的魅力和风采,先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重改革 求创新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明光市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38项,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托管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小委大公司”“综治户长制”等一批标志性原创性改革成果竞相涌现;跃龙集团市场化转型成效明显,资产、净利润实现“翻一番”。致力打造长三角投资首选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制等30项暖企制度,为企业提供“营养师式”服务,相关做法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肯定、全国人大代表点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中国涂料协会年度峰会、中国粘土矿物产业发展招商大会、三棵树全球合作伙伴峰会等一批高规格会议先后在明光召开,明光营商环境“金字名片”越擦越亮。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98人。设立院士工作站4家,新增大院大所合作项目16个,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家。4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达到49家。铭垚科技创成滁州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留香泵业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利拓智能获省高层次人才团队B类项目扶持,投资促进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通过验收,明光创新发展动力强劲、活力十足。

“绿卡”服务企业家优化营商环境

惠民生 办实事 群众福祉日益提升

近年来,明光坚持务实为民,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紧扣民生“七有”目标,一件一件抓落实,“真金白银”的民生投入、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奏响了一曲幸福洋溢的民生之歌。

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每年办好“10件重点民生实事”,五年投入197.8亿元,民生财政支出由2015年的27.7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40.5亿元,增长了46.2%。全力保民生增福祉,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域运营;创成全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天然气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74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5%,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深入推进“健康明光”建设,中国针灸学会专家工作站和科普教育基地双双落户明光;市人民医院获批设置三级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创成三级中医院;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

建成投入使用的明光市城南小学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市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全省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明光召开;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法治宣传工作在滁州市实现“五连冠”。有效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综治户长制工作入选新华社智库。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守护平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访“三转”案件化解等系列行动,先后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滁州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滁州市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优秀市”“滁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池河翘嘴鲌保护区里候鸟飞

脱贫攻坚大战告捷。全市12个贫困村高质量出列,17603名绝对贫困人口“全面清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字融合”工作法全省推广,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取得全省“好”的等次,全省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现场会、滁州市社保扶贫现场会先后在明光召开,全面小康交出优异答卷。

“三大一强”纵深推进。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池河翘嘴鲌保护区实现全面退捕禁捕,淮河、池河等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河(湖)长制工作连续四年获滁州市一等奖;新增造林21.2万亩,创成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61个,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超90%,稳居滁州市前列,明光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深做实“1+9+N”方案体系,全力维护政治、经济等领域安全,风险防控扎实有力,稳妥化解房地产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各类风险隐患总体平稳可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项项成果的背后是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越来越高,幸福明光底色更亮。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光荣使命催人奋进。明光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以赴打造中国绿色涂料发展样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省际区域性物流基地等“两区三基地”,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