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民生工程简报2022年第8期

来源:明光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管理局)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4-22 15:35 字体【  

明光市民生工程

 

2022年第8

(总第634期)

明光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422

【本期目录】

明光市“提高四率”助推重特大疾病医保和救助

明光市扎实开展课后服务提升教育“温度”

 

明光市“提高四率”助推重特大疾病

医保和救助

 

为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筑牢民生保障基础,明光市通过“提高四率”扎实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民生实事。

一是积极宣传,提高知晓率。在该市17个乡镇街道,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宣传栏,服务大厅窗口单页、展板等,广泛开展民生政策宣传。利用线下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街村干部走访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救助类民生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政策知晓率。

二是确定范围,提高精准率。医疗救助覆盖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根据医疗救助对象类别,按照特困人群、低保人群、低保边缘对象及困难大病患者实施分类救助,提高救助精准率。

三是排查摸底,提高救助率。通过对辖区内的低保户、困难户等患病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患有重特大疾病的人群做好登记统计,建立“一人一档”台账,做到对救助对象“情况清、底数明”。对新申请、迁入迁出、死亡等人员信息变更情况做好及时更新,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提高救助率。

四是严格程序,提高合规率。各乡镇街道民生部门、各村(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了解民生政策及相关程序手续,并指导人民群众做好救助对象的信息材料收集、整理、上报、核验和审批公示等工作。严格把控救助申请、资格评定和资金管理等。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强化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救助工程规泛公正、公开透明,确保重特大疾病医疗有保障。

 

明光市扎实开展课后服务提升教育“温度”

 

明光市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以来,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问题,解决了家长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了校内教育,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解决了学生校外负担过重问题。

一是坚持制度保障原则,让课后服务更具方向性。该市出台了《明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明光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光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文件,明确了课后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经费分担、保障措施等,为学校抓好课后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让课后服务更具公平性。学生家长可通过咨询班主任了解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信息,在“申请书”上自愿签字申请,由班主任审核汇总。学校审核相关情况后,统一组织,统筹安排课后服务,不搞“一刀切”。学校依据接受课后服务的各班学生人数,分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两种方式进行。班级活动由各班老师分工负责,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杜绝随意性;学校活动组织开展兴趣特长培训等,促进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多元化原则,让课后服务更具多彩性。“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各校以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主要目的创新服务内容。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开展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是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让课后服务更具客观性。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高效开展工作。一是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活动场所,做好后勤安全保障。二是依据各类管理制度,做好服务教师、学生考勤工作,每天分年级量化实施情况。三是定期召开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班主任会议,召开班会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在全面争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努力改进服务形式,拓宽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合理需求。

五是坚持学生安全第一的原则,让课后服务更具保障性。在组织、落实课后服务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切实消除场地、设施、消防、饮水卫生、传染病疫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放学后的接送工作,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课后服务的,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报: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滁州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